- 产品成本核算
- 共1706题
某制造厂2008年3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1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13200元;甲产品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5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80000元。
(2)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7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23200元;乙产品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3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50000元。
(3)甲、乙产品的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投入,均包括两道工序,第一工序的投料比例均为60%,剩余的40%在第二工序开始时投入。第一工序的定额工时均为20小时,第二工序的定额工时均为30小时。
(4)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525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6150元。
(5)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产品,第一工序为40件,第二工序为60件;乙产品,第一工序为100件,第二工序为150件。
(6)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甲产品为416件,乙产品为790件。
(7)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150000元,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甲耗用作业量 乙耗用作业量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6000 15 25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15000 30 2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120000 400 6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9000 60 40
(8)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作业成本)。
要求:
按照材料消耗量计算月末甲、乙产品的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并计算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
正确答案
第一工序在产品的总体完工率为60%
第二工序在产品的总体完工率为60%+40%=100%
甲产品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60%+60×100%=84(件)
甲产品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120000+500000)/(416+84)
=1240(元)
乙产品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60%+150×100%=210(件)
乙产品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70000+300000)/(790+210)
=37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且有比较准确的定额资料,则该企业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最适宜采用(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
D.定额比例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选项A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小,且定额资料较准确的情况;选项B和D都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情况,但在有较为准确的定额资料的情况下,采用定额比例法更合理。
F公司是一个服装生产企业,常年大批量生产甲、乙两种工作服。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裁剪、缝纫两个步骤,相应设置裁剪、缝纫两个车间。裁剪车间为缝纫车间提供半成品,经缝纫车间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甲、乙两种产品耗用主要材料(布料)相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耗辅助材料(缝纫线和扣子等)由于金额较小,不单独核算材料成本,而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F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F公司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定额资料:
甲产品定额资料
生产车间 单件产成品定额 本月(8月份投入)
材料费用(元) 工时(小时) 材料费用(元) 工时(小时)
裁剪车间 60 1.0 150000 1500
缝纫车间 2.0 4000
合计 60 3.0 150000 5500
乙产品定额资料
生产车间 单件产成品定额 本月(8月份投入)
材料费用(元) 工时(小时) 材料费用(元) 工时(小时)
裁剪车间 80 0.5 100000 500
缝纫车间 1.5 2500
合计 80 2.0 100000 3000
(2)8月份甲产品实际完工入库产成品2000套。
(3)8月份裁剪车间、缝纫车间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如下:
8月份裁剪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1600
乙产品 800
合计 280000 2400 30000 120000
8月份缝纫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
产品名称 材料费用(元) 生产工时(小时) 生产工人薪酬(元) 制造费用(元)
甲产品 4200
乙产品 2800
合计 7000 140000 350000
(4)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甲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如下:
项目 车间 直接材料(元) 定额工时(小时) 直接人工(元) 制造费用(元) 合计(元)
月初在产品成本 裁剪车间 30000(定额) 30000(实际) 2000 18500 60000 108500
缝纫车间 800 7200 15600 22800
要求:
将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8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费用、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分配。
正确答案
[提示] 题中的要求是: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甲150000元,乙100000元)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按实际生产工时(甲1600小时、4200小时,乙800小时、2800小时)分配。
裁剪车间:
甲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50000/(150000+100000)]=168000(元)
乙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00000/(150000+100000)]=112000(元)
甲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30000×(1600/2400)=20000(元)
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30000×(800/2400)=10000(元)
甲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120000×(1600/2400)=80000(元)
乙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120000×(800/2400)=40000(元)
缝纫车间:
甲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140000×(4200/7000)=84000(元)
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140000×(2800/7000)=56000(元)
甲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350000×(4200/7000)=210000(元)
乙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350000×(2800/7000)=14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于品种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多步骤,则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B.如果是简单生产型企业,又是大量大批生产型企业,则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C.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D.品种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多步骤,则应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是分步法的定义。
下列各项中,( )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A.直接分配法
B.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C.定额比例法
D.交互分配法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定额比例法属于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分批法适用于( )。
A.单件、小批生产
B.大批大量生产
C.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D.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业、重型机器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等。
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月末可采用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是(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计算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D.在产品按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约当产量法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
B.在以产量为基础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对于制造费用的分摊是建立在“产量高的产品耗用的资源多”的前提下
C.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而其他间接成本则首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D.在作业成本法下,运用资源动因可以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有关产品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在作业成本计算中,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其中,运用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有关作业。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 )。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交互分配法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交互分配法是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之一。
某公司本年5月发生下列业务(期初无在产品):
(1)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50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材料40000元,车间一般性耗用材料1000元。
(2)分配本月职工工资100000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60000元,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1000元。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12000元,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8000元。
(4)本月投产的甲产品100件和乙产品200件已全部完工。分配后的成本总额分别为126500元、65500元。
(5)销售甲产品40件,每件价格2000元,价款共80000元,增值税13600元,款已收到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针对业务(1),车间一般性耗用材料应计入______。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生产成本
D.其他业务支出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业务(1)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0000
――乙产品 40000
制造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91000
Y公司共有十个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生产任务由计划部门通过连续编号的生产通知单下达。具体规定如下。其中你认为存在缺陷的是( )。
A.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通知单,提出材料需求报告
B.生产人员根据材料需求报告填写没有连续编号的领料单,经车间负责人签字后到仓库领料
C.各车间根据领料单编制本车间连续编号的直接材料汇总分配表,交会计部门进行实物流转记录和成本核算
D.会计部门根据车间交来的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直接人工汇总分配表和制造费用汇总分配表核算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A:材料需求报告应由计划部门根据生产通知单下达;B:生产人员应根据被分派的具体任务填写领料单;C:会计部门的工作依据应当包括仓库交来的领料单;D:三张汇总分派表应由会计部门自己编制。
A产品经两道工序完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4月份A产品完工产品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5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其他资料如下:
(1)原材料分两道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30千克,第二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20千克。A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计182000元。
(2)A产品完工产品工时定额为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为40小时;第二道工序为10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A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计16400元,制造费用共计24600元。
要求:
(1)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A产品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2)按工时定额计算A产品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3)按以原材料消耗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A产品产品约当产量;
(4)按以工时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A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
(5)分别计算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费用的分配率;
(6)根据上述计算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分配率,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1.(1)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A产品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30÷50)×100%=60%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100%
(2)按工时定额计算A产品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0×50%÷50)×100%=40%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0+10×50%)÷50×100%=90%
(3)按以原材料消耗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A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50×60%=210(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0×100%=20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210+200=410件
(4)按以工时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A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50×40%=140(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0×90%=18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140+180=320(件)
(5)计算各项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82000÷(500+410)=200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16400÷(500+320)=20
制造费用分配率=24600÷(500+320)=30
(6)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500×200=1000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410×200=82000(元);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500×20=10000(元);
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20×20=640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500×30=15 000(元)
在产品制造费用=320×30=960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100000+10000+15000=125000(元);
在产品成本=82000+640+9600=98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种方法,属于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是( )。
A.交互分配法
B.直接分配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辅助生产的分配应通过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等。约当产量比例法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F公司是一个服装生产企业,常年大批量生产甲、乙两种工作服。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裁剪、缝纫两个步骤,相应设置裁剪、缝纫两个车间。裁剪车间为缝纫车间提供半成品,经缝纫车间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甲、乙两种产品耗用主要材料(布料)相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耗辅助材料(缝纫线和扣子等)由于金额较小,不单独核算材料成本,而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F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F公司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定额资料:
(2)8月份甲产品实际完工入库产成品2000套。
(3)8月份裁剪车间、缝纫车间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如下:
(4)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甲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如下:
要求:编制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的甲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答题卷给定的“甲产品成本计算单”中。
正确答案
[提示] 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月初在产品30000元,本月投入150000元)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2000+1500,800+4000)比例分配。
注意: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中的产品指的是最终完工入库的产品(本题中指的是2000件),在各个车间的成本计算单以及成本汇总计算表中数量是完全一致的。
解析
暂无解析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计算账户设置
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
成本差异账户设置9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费用分配和差异结转方法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1;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0.5。
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3)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4)本月生产及销售情况 (5)有关成本计算的业务数据:
月初材料5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25000千克,实际成本55000元(已用支票支付);
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实际耗用工时2000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85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
要求:
计算本月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正确答案
变动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标准小时费用分配率=(20000-4950×4)×1=2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小时工资率-标准小时分配率)×实际工时=(25000/20000-1)×20000=5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