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成本核算
- 共1706题
下列核算错误的是( )。
A.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最终都要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即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
B.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应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及其相应明细账;月末,再将归集的全部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C.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所属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D.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分配,其分配方法与基本生产车间的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相同,应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所属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 )。
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D.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辅助生产成本的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经过辅助生产成本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在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顺序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分配以前要解联立方程,如果辅助生产车间、部门较多,未知数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因而这种方法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中采用比较适宜。
下列各项中,属于将工业企业生产费用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A.顺序分配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解析】A选项是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联产品成本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 )。
A.对分离点前的联合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B.对分离点后的联合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C.对分离点前的加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D.对分离点后的加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联产品的计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即联合成本,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一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将其总额按一定分配方法在各关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其次,联产品分离后,按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其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
某工业企业下设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2012年4月,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前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为90000元,应负担供电车间的电费为13500元;供水总量为250000吨,其中:供电车间耗用25000吨,基本生产车间耗用17500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50000吨。供水车间2012年4月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的总成本为( )元。
A.9000
B.585000
C.105300
D.945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交互分配法,单位水费=90(300÷250000=0.36(元/吨),所以供电车间耗用的成本=25000×0.36=9000(元),所以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90000+13500-9000=94500(元)。
下列关于联产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_。
A.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
B.分离点是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不同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
C.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多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
D.分离后各种产品统一设置明细账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本题考点是联产品成本计算的相关知识。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分离点是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相同的加工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一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将其总额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价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离后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其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
某企业设置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19000元,提供劳务2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0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6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3000小时。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20000元,提供运输40000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的运输劳务1500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00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8500公里。
[要求] 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正确答案
(1)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
修理:19000÷20000=0.95(元/小时)
运输:20000÷40000=0.5(元/公里)
(2)交互分配
运输应分配的修理费:1000×0.95=950(元)
修理应分配的运输费:1500×0.50=750(元)
(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外分配数额)
修理: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20000+950-750=20200(元)
(4)交互分配后的分配率(对外分配率)
修理:18800÷19000=0.98947
运输:20200÷38500=0.52468
(5)对外分配(尾数四舍五入)
基本生产车间:
修理费=16000×0.98947=15831.52(元)
运输费=30000×0.52468=15740.40(元)
行政管理部门:
修理费=3000×098947=2968.48(元)
运输费=8500×0.52468=4459.60(元)
(6)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750
――运输 95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750
――修理 950
对外分配时: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1571.92
管理费用 7428.08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88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20200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 )。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
D.机器工时比例法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选项D属于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是指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 )。
A.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
B.受益多的先分配,受益少的后分配
C.受益最少的辅助车间不接受其他辅助车间的分配
D.受益最多的辅助车间要接受其他所有辅助车间的分配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法(梯形分配法):采用这一分配方法时,各种辅助生产之间的费用分配应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并依次序向后面各车间、部门分配,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不再对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进行分配。
甲公司将某生产车间设为成本责任中心,该车间使用的材料型号为GB007;另外还发生机器维修费、试验检验费以及车间折旧费。下列关于成本费用责任归属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型号为GB007的材料费用直接计入该成本责任中心
B.车间折旧费按照受益基础分配计入该成本责任中心
C.机器维修费按照责任基础分配计入该成本责任中心
D.试验检验费归入另一个特定的成本中心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责任成本计算的范围是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特定责任中心能够直接控制其发生的成本。本题中的型号为GB007的材料费用属于该成本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因此,选项A的说法正确。本题中的机器维修费、试验检验费以及车间折旧费均属于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归属和分摊一般依次按下述五个步骤来处理:①直接计入责任中心:将可以直接判别责任归属的费用项目,直接列入应负责的成本中心。例如,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等。②按责任基础分配:对于不能直接归属于个别责任中心的费用,优先采用责任基础分配。有些费用虽然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成本中心,但它们的数额受成本中心的控制,能找到合理依据来分配,如动力费、维修费等。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③按受益基础分配:有些费用不是专门属于某个责任中心的,但与各责任中心的受益多少有关,可按受益基础分配,如按照装机功率分配电费等。④归入某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有些费用既不能用责任基础分配,也不能用受益基础分配,则考虑有无可能将其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例如,车间的运输费用和实验检验费用,难以分配到生产班组,不如建立专门的成本中心,由其控制此项成本,不向各班组分配。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⑤不能归属于任何责任中心的固定成本,不进行分摊。例如,车间厂房的折旧是以前决策的结果,短期内无法改变,可暂时不加控制,作为不可控费用。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的()。
A.售价法
B.交互分配法
C.直接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售价法是联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其余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的有(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交互分配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定额比例法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交互分配法属于辅助费用分配方法,不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申达公司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1年7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是:供电车间27300元,锅炉车间35000元,各车间和部门耗用的电力和蒸汽数量如下表:
受益单位 用电度数 用汽吨数
辅助生产车间
供电车间 300
锅炉车间 2000
基本生产车间 36000 1410
公司管理部门 6100 990
专设销售机构 7900 100
合计 52000 2800
要求:(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有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
电单位成本=27300/52000=0.525
蒸汽单位成本=35000/2800=12.5
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分得的蒸汽费=300×12.5=3750
锅炉车间分得的电费=2000×0.525=1050元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电车间=27300+3750-1050=30000元
锅炉车间=35000+1050-3750=32300。
对外分配的单位成本:
电的单位成本=30000/50000=0.6
蒸汽的单位成本=32300/500=12.92
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电费)=36000×0.6=21600元
(蒸汽费)=1410×12.92=18217.2元
公司管理部门(电费)=6100×0.6=3660元
(蒸汽费)=990×12.92=12790.8元
专设销售机构(电费)=7900×0.6=4740元
(蒸汽费)=100×12.92=1292元
(2)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750
――锅炉车间 10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50
――锅炉车间 375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39817.2
管理费用 16450.8
营业费, 603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00
――锅炉车间 32300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公司拥有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0年5月各车间发生的费用及其相互间提供的劳务如下表所示:
辅助车间名称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待分配费用 24000元 47000元
供应劳务数量 80000公里 94000小时
耗用劳务数量 运输车间 4000小时
机修车间 5000公里
基本一车间 30000公里 46000小时
基本二车间 25000公里 34000小时
企业管理部门 20000公里 10000小时
(分配率结果出现小数的,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生产成本”科目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与辅助生产费用有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计算交互分配率运输费用分配率=24000÷80000=0.3(元/公里);机修费用分配率=47000÷94000=0.5(元/小时)。
(2)交互分配
运输车间应承担的机修费用=4000×0.5=2000(元);机修车间应承担的运输费用=5000×0.3=150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2000
―机修车间 15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000
―运输车间 1500
(3)对外分配
运输费用分配率=(24000+2000-1500)÷(80000-5000)=0.3267(元/公里)
机修费用分配率=(47000+1500-2000)÷(94000-4000)=0.5167(元/小时)
一车间应负担的辅助费用=30000×0.3267+46000×0.5167=33569.2(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辅助费用=25000×0.3267+34000×0.5167=25735.3(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辅助费用=(24000+47000)-33569.2-25735.3=11695.5(元)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33569.2
―二车间 25735.3
管理费用 11695.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24500
―机修车间 46500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