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成本核算
- 共1706题
下列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选项D只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只有选项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别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简便,故选项B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4)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1)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8+20)/(20×50+100×10)=1.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50×1.4%=14(万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2+6)/(20×50+100×10)=0.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50×0.4%=4(万元)
(4)甲完工产品总成本=35+14+4=53(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53
贷:生产成本 53
解析
暂无解析
采用()的方法对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需要事先确定定额单位成本。
A.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B.在产品按照年初固定数计算
C.定额比例法
D.约当产量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这种方法,事先需要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终根据在产品数量,分别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本,即可计算出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费用,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可以算出产成品的总成本。产成品总成本除以产成品产量,即为产成品单位成本。
下列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选项D只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只有选项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别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简便,故选项B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
下列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选项D只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只有选项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别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简便,故选项B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4)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1)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8+20)/(20×50+100×10)=1.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50×1.4%=14(万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2+6)/(20×50+100×10)=0.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50×0.4%=4(万元) (4)甲完工产品总成本=35+14+4=53(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53 贷:生产成本 53
解析
暂无解析
表3-2为某企业2005年产品A的投入产出情况表:
企业计划2007年三种产品的库存量保持不变,销售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30%、20%和40%。
问题:1.叙述消费系数法的预测步骤。
2.运用消费系数法预测2007年该企业产品A的总产出量。
正确答案
问题1:消费系数法,具体预测步骤为:
(1)分析产品x的所有消费部门或行业,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市场,有时产品的消费部门众多,则需要筛选出主要的消费部门;
(2)分析产品x在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量工与各行业产品Y(下标)i产量,确定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系数;
某部门的消费系数ei=某部门产品消量×xi/该部门产品的产量Yi
(3)确定各部门或行业的规划产量,预测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需求量:
部门需求量X’i=部门规划生产规模Y’i该部门消费系数ei
(4)汇总各部门的消费需求量:
产品总需求量X’=∑各部门的需求量X’i
问题2:
(1)计算产品A在产品B和C中的消耗系数:
(2)计算三种产品的最终产品数量:
YA=344+1150(1+0.3)=1839万元
Y(B=399+2100(1+0.2)=2919万元
EC=471+700(1+0.4)=1451万元
(3)计算各中间产品消耗的产品A的数量:
XB=2919×0.1891=552万元
XC=1451×0.0233=34万元
(4)汇总各中间产品对A的消耗量及A的最终产品,即得到产品A的总产出量应该是:
1839+552+34=242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E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成本700万元;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
(2)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单价92元。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3)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600万元,直接人工4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万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570万元,固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00万元。
(4)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
(5)为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设置“固定制造费用”科目,其中“固定制造费用一在产品”月初余额14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一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每月按照完全成本法对外报送财务报表。
要求:
计算E公司在完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和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
计算E公司在完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和税前利润。
产品销售成本=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成本+(140-40)×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在完全成本法下,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成本=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变动成本+月初40万件产成品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2800+月初40万件产成品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
根据“固定制造费用―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可知:月初40万件产成品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560万元,故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成本=2800+560
即产品销售成本=2800+560+(140-40)×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在完全成本法下的完工产品单位成本与变动成本法下的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区别在于多了一项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根据“固定制造费用―在产品”月初余额140万元,可知,在完全成本法下,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40万元,由于本月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为2000万元,故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中分担的固定制造费用=(2000+140)/(180+20),完全成本法下的完工产品单位成本=70+(2000+140)/(180+20)=80.7(元/件),产品销售成本=(2800+560)+(140-40)×80.7=11430(万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92×140-11430-570-300=58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AS产品的生产分两道工序,有关资料如下:
(1) AS产品2007年1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为30000元,直接人工为4200元,制造费用为2800元。
(2) AS产品2007年2月份发生直接材料费用为22000元,直接人工为30000元,制造费用为20000元。
(3) 该产品2月份完工350件。
(4) 各工序在产品的数量和完工率如下:
工序 在产品数量 完工率
1 100 40%
2 200 90%
(5)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其中,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
(1) 计算约当产量。
(2) 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3) 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4) 分配直接制造费用。
(5) 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正确答案
计算约当产量
第1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40%=40(件)
第2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200×90%=18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40+180=220(件)
(2) 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350×80=28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300×80=24000(元)
(3) 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350×60=21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220×60=13200(元)
(4) 分配直接制造费用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350×40=14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220×40=8800(元)
(5) 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的成本=28000+21000+14000=63000(元)
月末在产品的成本=24000+13200+8800=46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新兴公司生产某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为1000件,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按平均40%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该产品本月耗用直接材料共计96000元,直接人工共计64800元,制造费用32400元。
要求:
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写出明细科目)。
正确答案
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80000+60000+30000=170000(元)
借:库存商品 170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70000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选项D只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只有选项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别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简便,故选项B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
若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定额比例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C.约当产量法
D.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E.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时,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且很稳定的企业,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月末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算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C.月末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法计算
D.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比例法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于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很小,所以出于简化,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将本期所有的生产费用均列入产成品成本。
实际GDP只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化,因为在实际GDP计算中,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是______。
A.现行价格
B.不变价格
C.均衡价格
D.计划价格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来核算的。
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6月份生产车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4000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生产的A材料10800元,直接用于乙产品生产的B材料18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材料10000元(按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44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560公斤),车间一般消耗12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材料2300元。
(2)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16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500小时),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500元,辅助生产车问职工工资1520元。
(3)按照工资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工会经费等。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固定资产原值10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月初固定资产原值40000元;月折旧率为1%。
(5)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其他支出分别为1200元和600元,均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6)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提供劳务2515小时,其中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劳务2000小时,为管理部门提供劳务515小时。
(7)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8)甲产品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乙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乙产品本月完工产品100件,月末在产品50件,完工率为50%。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9500元,其中,原材料费用4000元,直接人工费1200元,制造费用4300元;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14500元,其中,原材料费用6000元,直接人工费3500元,制造费用5000元。
要求:
(1)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2)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3)编制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4)计算并填列甲、乙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5)编制结转入库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要素费用分配
①材料费用分配
C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440+560)=10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440×10+10800=152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60×10+18000=236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5200
——乙产品 23600
制造费用 1200
辅助生产成本 2300
贷:原材料 42300
②工资费用分配
工资费用分配率=16000/(300+500)=20
甲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300×20=6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500×20=100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000
——乙产品 10000
制造费用 2500
辅助生产成本 15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20
③计提职工福利费等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840
——乙产品 1400
制造费用 350
辅助生产成本 2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800
④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100000×1%=1000(元)
辅助生产车间月折旧额=40000×1%=400(元)
借:制造费用 1000
辅助生产成本400
贷:累计折旧 1400
⑤其他支出
借:制造费用 1200
辅助生产成本 600
贷:银行存款 1800
(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合计=2300+1520+210+400+600=5030(元)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5030/2515=2
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2000×2=4000(元)
管理部门应负担=515×2=1030(元)
借: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1030
贷:辅助生产成本 5030
(3)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合计=1200+2500+350+1000+1200+4000=102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0250/(300+500)=12.8125
甲产品的制造费用=300×12.8125=3843.75(元)
乙产品的制造费用=500×12.8125=6406.25(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843.75
——乙产品 6406.25
贷:制造费用 10250
(4)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甲、乙产品成本,见下表。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甲 ××××年6月 产品产量:100件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乙 ××××年6月 在产品约当产量:25件
原材料分配率=29600/(100+50)=197.3333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14900/(100+50×50%)=119.2
制造费用分配率=11406.25/(100+50×50%)=91.25
(5)结转入库产成品成本
借:产成品——甲产品 25883.75
——乙产品 40778.33
贷:基本生产成本 66662.08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