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成本核算
- 共1706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比例法;(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
以下关于成本计算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逐步结转分步法有利于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成本管理
B.当企业经常对外销售半成品时,不宜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C.采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D.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无须将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逐步结转分步法能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由此可知,A的说法正确。当企业经常对外销售半成品时,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但是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所以B的说法正确。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采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时,可以直接、正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因此,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以C的说法不正确。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由此可知,D的说法不正确。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A.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C.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比例法;(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1)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比例法;(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
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36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44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000吨公里。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置“制造费用”科目;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
正确答案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My Documents\图片\10.jpg
解析
暂无解析
资料:某企业将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进行核对,发现下列经济业务的凭证内容和账簿记录有错误。
(1)开出现金支票2000元,支付管理部门办公费用。此项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2)结转本月已销商品的成本54万元。此项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450000
贷:库存商品 450000
(3)分配本月应付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3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万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0万元。此项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300000
制造费用 50000
管理费用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50000
根据该记账凭证,在登记“应付职工薪酬”总账时,将450000元误写为540000元。
(4)结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54000元。此项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45000
贷:制造费用 45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造费用结转的对应科目是( )。
A.本年利润
B.利润分配
C.生产成本
D.产成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4)“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管理人员的工资、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季节性停工损失等。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企业应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分配方法,由“制造费用”账户结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有( )。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成本计算不定期
B.月末无须进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比较适用于冶金、纺织、机械制造行业企业
D.以成本计算品种法原理为基础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分批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周期相关联,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所以A正确;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问题。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在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时候,就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以便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故B项错误;南于冶金、纺织、机械并不是单件小批生产,应该适合的方法是分步法,故C项错误;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是产品成本计算中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他成本计算方法都是以品种法为基础的,故选项D正确。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3) 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4) 约当产量比例法;(5)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
下面( )属于最终会归集到生产成本中的项目。
A.生产车间经营租赁租入设备的租金
B.生产工人的待业保险费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D.生产工人的劳动保护费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生产工人的待业保险费属于管理费用,应冲减当期损益,不能归集到生产成本中,但生产车间经营租赁租人设备的租金、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生产工人的劳动保护费都属于制造费用,最终会归集到生产成本中。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生产资料如下表所示:
摘要 甲产品 乙产品
产品产量(件) 100 100
生产批次(次) 9 1
机器小时(小时) 1200 800
本月发生制造费用44000元,其中装配费12000元(成本动因为工时),质量检验费21000元(成本动因为生产批次),设备调试费11000元(成本动因为生产批次)。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利用下表完成下列事项:
采用传统成本法分配制造费用(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
传统成本计算法
制造费用分配表
摘要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机器小时数
分配率
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制造费用分配表
摘要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机器小时数 1200 800 2000
分配率 44000/2000=22(元/小时)
制造费用 26400 17600 4400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制造厂2008年3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1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13200元;甲产品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5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80000元。
(2)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7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23200元;乙产品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3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50000元。
(3)甲、乙产品的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投入,均包括两道工序,第一工序的投料比例均为60%,剩余的40%在第二工序开始时投入。第一工序的定额工时均为20小时,第二工序的定额工时均为30小时。
(4)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525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6150元。
(5)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产品,第一工序为40件,第二工序为60件;乙产品,第一工序为100件,第二工序为150件。
(6)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甲产品为416件,乙产品为790件。
(7)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150000元,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甲耗用作业量 乙耗用作业量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6000 15 25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15000 30 2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120000 400 6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9000 60 40
(8)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作业成本)。
要求:
按照材料消耗量计算月末甲、乙产品的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并计算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
正确答案
第一工序在产品的总体完工率为60%
第二工序在产品的总体完工率为60%+40%=100%
甲产品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60%+60×100%=84(件)
甲产品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120000+500000)/(416+84)
=1240(元)
乙产品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60%+150×100%=210(件)
乙产品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70000+300000)/(790+210)
=37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E.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比例法;(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选项E,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下列科目中,应于期末将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的有( )。
A.所得税
B.投资收益
C.营业外支出
D.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制造费用应当在期末进行分配,将其分配计入已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其期末余额并不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而“所得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余额,在期末时则需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以计算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某公司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2006年4月份,甲产品生产完工500件,本月投产450件;月初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道工序3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5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定额为40千克。
(2) 甲产品完工产品标准工时定额为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为40小时;第二道工序为10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
(3) 材料的标准价格为10元/千克,标准工资率为8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5元/小时。
(4) 假设该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相结合的方式计算产品成本。
(5) 本月购人原材料50000千克,材料的实际价格为12元/千克,本月生产产品实际领用19000千克;本月实际使用直接人工20000小时,实际支付工资200000元;本月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20000元。
要求:
(1) 按工时定额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2) 按根据工时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甲产品在产品和本月投产产品的约当产量。
(3) 根据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分别计算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4) 计算各项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在购人时确认)。
正确答案
(1) 按工时定额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0×50%)÷50×100%=40%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0+10×50%)÷50×100%=90%。
(2) 按根据工时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甲产品在产品和本月投产产品的约当产量:
① 月初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00×40%=120(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00×90%=270(件)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390(件)。
②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350×40%=140(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200×90%=180(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320(件)。
③ 本月投产产品的约当产量=500+320-390=430(件)
(3) 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及月末在产品成本:
本月投产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450×40×10=1800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00×40×10=200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50×40×10=220000(元)
本月投产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430×50×8=1720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500×50×8=200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320×50×8=128000(元)
本月投产产品负担的变动制造费用=430x50x5=1075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变动制造费用=500x50x5=125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变动制造费用=320x50x5=80000(元)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180000+172000+107500=45950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200000+200000+125000=525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20000+128000+80000=428000(元)。
(4) 计算各项成本差异:
①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50000×(12-10)=10000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9000-450×40)×10=10000(元)
②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0000-430×50)×8=-120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200000/20000-8)×20000=40000(元)
③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0000-430×50)×5=-75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20000/20000-5)×20000=2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长城公司生产甲产品需要经过三道工序才能完工,2011年2月份发生的相关成本资料
如下:
(1)甲产品2011年2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为10000元,直接人工为1000元,制造费用为5000元。
(2)甲产品2011年2月份发生直接材料费用为5000元,直接人工为2000元,制造费用为10000元。
(3)该产品2月份完工150件。
(4)各工序在产品的数量和完工率如下: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为50件,完工程度为30%。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为50件,完工程度为50%。第三道工序的在产品为100件,完工程度为80%。
(5)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其中。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
(1)计算约当产量;
(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4)分配直接制造费用;
(5)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正确答案
(1)计算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50×30%=15(件)
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50×50%=25(件)
第三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80%=80(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一15+25+80―120(件)
(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5000)÷(150+200)≈42.86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150×42.86=6429(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15000-6429=8571(元)
(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人工分配率=(1000+2000)÷(120+150)≈11.11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150×11.11=1666.5(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3000-1666.5-1333.5(元)
(4)分配直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10000)÷(120+150)≈55.56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50×55.56=8334(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5000-8334=6666(元)
(5)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的成本=6429+1666.5+8334=16429.5(元)
月末在产品的成本=8571+1333.5+6666=16570.5(元)
解析
[解析] 该题针对“产品成本”,“约当产量法”,“生产成本项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