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对产品成本的分析方法中,属于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的是(  )。

A.将本期实际成本与前期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B.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比率
C.计算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
D.计算分析本期成本利润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选项A属于对比分析法;选项B、C属于构成比率分析法;选项D属于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中,( )决策是指物业服务企业对所要筹集资金的数量、来源、方式和构成等方面进行的决策。

A.筹资
B.利润分配
C.投资
D.收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张某用工业用油制作饼干,销售牟利,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张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B.李某用工业酒精兑制假白酒并销售,导致周某喝酒死亡。李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朱某用所学机械知识拼装、销售卷烟机器,获得巨额利润。王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D.王某,卷烟个体户,发动烟民十来人非法举行集会、游行,冲击烟草管理局,抗议烟草专卖导致价格太高。王某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解析] 依据《刑法》第144条的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法》第143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中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是指食品本身具有毒害性,如微生物超标或超过保质期等。使用工业用油制作饼干,属于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范畴。故A项错误。
用工业酒精兑制假白酒属于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依据《刑法》第144条的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死亡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李某虽然过失导致周某死亡,但是法条有特别规定,优先适用,仍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故B项错误。
依据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第l条的规定,非法生产、拼装、销售烟草专用机械的行为,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王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故C项正确。
依据上述《纪要》第9条的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烟草专卖法律实施的,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罪处罚。依据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聚众围攻、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扰乱其秩序的是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的行为。《刑法》第277条规定的妨害公务罪是针对具体的公务,而本罪是针对法律的实施。王某的行为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故D项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钱某急需用钱,便打电话给外地的儿子,要求他为其汇款5000元。于是,钱某的儿子从外地向其电报汇款5000元。邮局在接收电报时因电脑系统发生故障,将其登记为内容相同的两次电报汇款,邮局依据电脑的登记向钱某投递了两份各5000元的电汇单,钱某持两份电汇单从邮局领取了1万元。钱某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000元,其中2000元为其劳务和管理费用成本。半年后邮局在结算时发现钱某多领取了5000元汇款,即要求钱某退还,钱某不同意。问:下列有关该案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钱某无须返还,因系邮局自身失误所致
B.钱某只需返还邮局多付的5000元
C.钱某应返还邮局多付的5000元,同时还应返还半年的利息
D.钱某利用多取的5000元所获得其他收益,扣除劳务费用后,应当收缴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查不当得利的返还。根据《民通意见》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本题中钱某主观上为恶意,应当返还本金及利息,但其利用这部分资金所产生的利润不属于返还邮局的不当利益的范畴,而是应收缴,否则邮局也构成不当得利。选项A不返还是错误的;选项B只返还本金,没有包括利息,因而也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2008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如下:实收资本15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200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6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及其他因素,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可供分配利润为( )万元。

A.600
B.650
C.800
D.1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已知没有涉及盈余公积补亏事项,所以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可供分配利润=200+600×(1-25%)=650(万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百度题库 > 注册会计师CPA > 会计 > 利润的构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