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机处的设立
- 共1049题
(13分)外国人很重视研究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已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 1821年英人伯顿出了一本奇书《忧郁症的解剖》,赞誉中国人……有组织良好、效率很高的政府,有完善的选拔举用人才的文官制度。他说:中国人“从哲学家和博士中挑选官员,他们政治上的显贵是从德行上的显贵中提拔上来的。”“他们……不论在战时或平时,就是保卫和治理他们的国家;而不像(英国)许多人那样,只知道放鹰打猎,吃喝玩耍。”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看,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2分)据你看来,这些因素后来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并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有组织良好、效率很高的政府,有完善的选拔举用人才的文官制度”的事例。(3分)你如何看待作者对东西方官员的评价。(3分)
(3)据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1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正确答案
(1)因素:汇票形式的纸币;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专家;合同、合股公司、佣金等。(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得2分)原因:自然经济的阻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封建制度的阻挠。(3分)
(2)三省六部制,军机处;科举制。(3分)不尽合理,作者对东西方官员的评价过于绝对化。中国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统治腐朽,吏治腐败;而英国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新兴资产阶级努力工作,有较强的上进心。(3分)
(3)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1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2分,任意两点即得满分)
略
皇太极、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
①内阁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南书房 ④军机处
正确答案
A
南书房是康熙时为了扩大皇权设立的,军机处在雍正时才设立。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 ]
正确答案
√
(12分)16世纪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枢密院的不同职责。(4分)
(2)据材料二,归纳16世纪中英两国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4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走向。(4分)
正确答案
(1)内阁只备顾问,完全听命皇帝;枢密院拥有行政权和决策权。(4分。内阁、枢密院各2分。若照抄材料“只备论思顾问”、“协助君主‘处理国务,并就政府政策做出决断’”、“国家的行政大权越来越集中在枢密院手中”的各给1分)
(2)中国:抑商。
英国:重商主义。(4分。中、英各2分。若答“中国:重农抑商”也给2分)
(3)中国在传统模式(封建道路)上继续前行;英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迈进。(4分。每个国家的走向各2分。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若答“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给2分。“英国:逐步走向民主;资本主义日益发展”也给2分。)
试题分析:(1)明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逐渐形成内阁制,内阁阁丞只被皇帝顾问,听命于君主,没有实权,也不是合法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依据材料得出英国枢密院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参与决策,与中国内阁大为不同.(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中国传统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西方则为重商主义,即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使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而不流出,满足了统治者增强国力的需求。(3)中国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在封建道路上继续前行,而英国重商主义满足了资本家积累资本的需要,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国逐渐向近代社会迈进,资产阶级革命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前154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除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的地位怎样?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综合材料一至四,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正确答案
(1)原因:a.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b.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2分)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1分)
(2)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1分)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1分)
(3)作用:第一,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第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2分)
(4)中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地方的权利越来越集中于中央,中央越来越集中于君主手中。(2分)
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阅读材料的能力。(1)废除丞相的原因,主要是依据材料中“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进行总结,根本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根据材料中“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结中书省地位,“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是其设立行省的原因。(3)回答此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主权利。(4)材料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从这个两个方面回答趋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