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 共635题
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道道地地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国民族多,而又互相杂居,这样的民族分布情况,就不可能设想采取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我们这种内部、外部的关系,使我们不需要采取十月革命时俄国所强调的实行民族自决、允许民族分立的政策。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3)据材一、三分析我国没有实行“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依据:中国地域广阔;以农耕经济为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特点:渐进改革。评价:渐进改革的模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并肩战斗;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4)政治制度是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反映了两地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什么?你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差异:皇权至上,君主专制--人民主权,民主政治。
利:中国——有利于国力增强,政局稳定,促进大一统的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雅典——有利于提高公民积极性,激发创造力,从而创造辉煌的精神、文化,同时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借鉴;
弊:中国——君权至上容易引起独裁与腐败,压制全体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创造力,从而阻碍社会进步;
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往往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辉煌一时的希腊文明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
(2)作用: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
(3)原则:民主集中制。区别:经济基础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们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经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多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张传玺《这样评价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不妥》
材料二 “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
材料三 凡天下之无地而行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的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20世纪初)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五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认识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材料三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三中观点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的。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认为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是政治文明的标志之一;材料二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切弊端的根源。
(2)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治保障;维护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当时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共同之处:都批判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原因:明清明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作者从反封建角度抨击中央集权。
(4)史实:通过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理解: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却因革命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不是政体本身,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真正救中国的道路。
(5)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认识:民主政治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中国民主建设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不必照搬西方模式;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人民民主政治。
观察下列四个国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回答问题。
(1)秦朝与雅典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种政治体制曾对中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请举史实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秦朝实行君主专制,雅典则是民主政治。
(2)分权与制衡;美国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或三权分立)曾被中华民国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采用过。
(3)它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4)国情不同,政治体制也有所不同;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推行的范围越来越广,民主化程度越来越深。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章 总纲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材料三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个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试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这部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废除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1954年;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依法治国”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图二 清朝军机处内景
材料三
图三 新中国民主制度
请回答:
(1)根据图一,评述唐朝的政治制度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二反映的政权机构的主要特征,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制度,请根据图中序号写出合适的政治制度内容。与图一、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图三所示之外,新中国初期(1966年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有什么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分掌具体行政事务;三省相互监督和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并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
(2)特征: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负责传达皇令。趋势:皇权加强。
(3)①政治协商制度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或政治协商制度。特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掌握权力;实行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原则。
(4)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观察下列图片
(1)20世纪中国经 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3)三次巨变伴随着三位伟人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 探索,他们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国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成果。
正确答案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次革命运动的产物?依据材料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圆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制定法律;
(三)监督宪法的实施;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圉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人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并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的主要权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政体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辛亥革命。特点: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权力:立法权、监督权、选举权、人事任免权。
(3)同: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代议制;立法机关均为国家权力中心。异:材料一实行三权分立,材料二实行民主集中制。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按要求完成下表。
正确答案
政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建国初期确立了三大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结束屈辱外交,建立了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量……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材料二 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胡锦涛总书记面对两千多名十七大代表的注视(如下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划了美好的未来。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阐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论断,凸显了民主政治的重要地位。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我国是如何走民主“这条新路”的?后来遇到怎样的挫折,又是如何矫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你认为在当代该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描绘的中国民主政治蓝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巩固新中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挫折:“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使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国家建设事业和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矫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拔乱反正,健全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正式写进宪法,使我国进入到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2)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使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将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
(3)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