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2)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即可)

(3)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进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________。(填字母)

A.广东B.福建C.海南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________。(填字母)

A.东面B.南门C.西面D.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A

(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浊;泉水停止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多雾(深秋的清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该区属于丘陵山地地形,北、东、南多山,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2)B地降水多,位于迎风坡,C地降水少,位于背风坡

(3)乙村位于出山口附近,地表径流和土石容易汇集至此,所以多泥石流,甲村位于河谷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泥石流很难到达。乙村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容易成雾,甲村地形开阔,水汽容易扩散,很难成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图示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后,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致1364人遇难,401人失踪;舟曲5千米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材料二:甘肃省简图(图甲)和泥石流形成示意图(图乙)。

(1)概括图甲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从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该铁路在修筑和养护中,在图示地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在舟曲的泥石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这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东南向西北,距离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因此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在祁连山区,受地形的拾升作用,多地形雨,降水量多于周围地区,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

(2)地形。应该注意冬季大风、强降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和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3)地形条件:山区谷地是水流汇聚的位置,也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强降雨,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洪流。地面状况和地质条件:植被覆盖率低、现代断层活动频繁导致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形成泥石流。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植被、地质和地貌特征,如工程建设中对坡脚的破坏等,增加了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码所代表的地物名称。

I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IV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处泥石流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泥石流形成区;泥石流流通区;泥石流堆积区;泥石流堵塞大河而形成的湖泊

(2)陡峻的便于集水、积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自2009入秋至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南地区旱情示意图

材料二:西南五省农作物减产对全国产量的影响估计

材料三: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1)本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具有                      等特点。(6分)

(2)本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较大的三种农产品是             :(6分)

(3)西南部分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8分)

(4)试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每空2分,共6分)

(2)甘蔗、烤烟、茶叶;(每空2分,共6分)

(3)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保水能力差;水利设施脆弱;(合理可给分每点2分,共8分)

(4)矿产资源丰富;水、热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生物资源(或生物多样性)丰富;(合理可给分每点2分,共8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______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4)长江中下游地区在________月也会发生干旱,其成因是。

(5)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有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6)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多项选择)

正确答案

(1)暴雨

(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农事活动早

(3)春季 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4)7、8,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而此时气温高、蒸发强。

(5)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6)A、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

         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

        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

        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寒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_______技术

         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正确答案

(1)西南风;A;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坡陡,水充足。

(3)A;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遥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_________(填“流水”或“风力”)的_____________(填“侵蚀”

         或“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

         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____。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______处;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__________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

         能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______(多选)

          A、黄土土质疏松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

正确答案

(1)褶皱;背;向

(2)流水;侵蚀

(3)①;②;②;③

(4)B;A

(5)增加;滑坡和泥石流

(6)A、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1)——(2)题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

    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在地区II内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

    区Ⅳ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不定项选择)

(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__________,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双项选择)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C;ABCF;CD;E

(2)DE;CF;AB

(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

    排水通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分析泰国成为东南亚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2011年10月,湄南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分析其对该国旅游业的影响。(10分)

正确答案

旅游资源丰富(热带风光、海洋风光、民族风情),交通便利。(5分)破坏旅游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影响外地游客进入,影响旅游收入。(5分)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从自然灾害直接破坏旅游景观质量和旅游设置;间接方面:破坏交通,影响旅游市场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⑴ 从地质、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地发生滑坡的原因。(6分)

⑵ 据图说明该处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正确答案

(1)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山脊地形;顶部有断层发育;底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6分)。

(2)阻塞河道;摧毁村庄;冲毁道路(4分)。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比较密集,坡度大;山地顶部由断层发育;底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坡面的稳定性等因素导致该地发生滑坡。

(2)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堵塞河道、摧毁村庄、冲毁道路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小题1:读图,简述我国雨涝区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特点:                                                                     

原因:                                                                     

小题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影响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原因:                                                                      

措施:                                                                      

小题3:根据水系、地形、气候因素分析B河所在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正确答案

小题1:东南部沿海地区、淮河流域、长江中游地区雨涝最严重,大致由此向内陆地区雨涝程度减小(1分)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2分)

小题2:原因:河流上游地区滥砍滥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2分)   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中游退耕还湖,裁弯取直等(2分)

小题3:从水系看,淮河支流众多,下游缺少直接入海通道,各支流同时涨水时,河水排泄不畅;从地形看,淮河下游平原低洼,水流汇集,不易排泄,有的河段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易产生内涝;从气候看,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上游山区多暴雨。(3分)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

小题1:读图判断:图示反映雨涝的分布:东南部大于西北部;由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尤为严重。雨涝灾害的形成一般与气候和地形有关。

小题2:A表示长江中游地区,雨涝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的围湖造田和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有关;措施:针对上述原因入手;

小题3:B表示淮河,水系特征:支流众多;集水范围广;下游缺少天然入海河道;地形:中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下游的洪泽湖湖床高,蓄水能力下降;气候: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10月台风“鲇鱼”过后,广东省降雨严重偏少。2010年刚刚过去的3月,广东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4月雨水仍将明显偏少,西南大旱已经蔓延到广东(如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 068万亩,重旱2 851万亩,干枯1 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 526万亩;有2 425万人、1 584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1)说明广东省2010年春旱的原因,并从我国的气候特征试分析广东3、4月降水少的原因。(6分)

(2)简述旱灾造成的危害。(4分)

正确答案

(1)广东省2010年春旱的原因:自2009年至2010年3、4月降水明显少于常年同时期(2分);

广东3、4月降水少的原因:正常年份的3、4月份,广东受锋面的影响产生降水(2分),而2010年3、4月份由于广东地区气温较低,受冷气团影响,没形成锋面,所以降水少(2分)。

(2)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2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2分)(以上其它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1)干旱的形成主要从降水角度分析,而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从锋面雨带的移动分析。(2)旱灾的危害主要从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角度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台风侵袭  

(2)准静止锋

(3)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暴雨。

试题分析:

(1)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台风侵袭。

(2)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准静止锋。

(3)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暴雨。

点评: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常见的天气系统关系密切,要联系起来分析。

下一知识点 : 防灾与减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的自然灾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