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8分)

⑴ 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A地洪涝灾害多发生在6月份, 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旱灾多发的7、8月份,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B地旱涝灾害频繁对当地农业土壤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示判断,我国的旱涝灾害主要集中于东部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气候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且东部的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图示A位于长江流域,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可判断。(3)B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导致了水盐运动旺盛,而导致了土壤盐碱化严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我国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变化特征和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移动一般规律,并能结合华北地区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水盐运动判断对土壤的不利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自然灾害)读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总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最严重,试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水文灾害发生的原因。(6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地带是东部沿海地带,请说明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6分)自然原因: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中上游山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地区围湖造田,蓄洪和行洪能力差;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2)(4分)该地带分布有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高技术开发区;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其受灾体经济价值高,损失大,风暴潮灾害严重。(言之有理即可)

(1)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长江流域洪灾严重的自然原因为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为原因为中上游山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地区围湖造田,蓄洪和行洪能力差;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损失的取决因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有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高技术开发区;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其受灾体经济价值高,损失大,风暴潮灾害严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3月1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我国北方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此次沙尘过程影响范围很大,不仅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很大影响,还给部分南方地区带来扬沙或浮尘天气。(13分)

材料一: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材料二:

1.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广,其中受到影响的三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和         盆地。

2.下列图示中能反映此次沙尘天气的是

A                 B                 C                  D

3.此次沙尘暴发生地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是                                         

                                                 

4.沙尘暴的形成除了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外,人类活动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

                                                                           

5.沙尘暴主要集中出现在春季的自然原因是                                       

                                                                           

正确答案

1.塔里木 柴达木 四川  

2.D  

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3分) 

4.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工矿交通建设破坏地表(3分)

5.风力大 ;降水少;地表干旱疏松,抗风蚀能力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毫米。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正确答案

(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月雹日最多的月份在3、4月。其原因要从降水条件、气温低的角度分析。冰雹由于是一种固态降水物,对庄稼、人畜安全危害很大。防御冰雹的措施要从天气预报和人工防雹等方面作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玉米冷害灾损风险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A、B两地玉米冷害灾损的差异,并说明成因。(6分)

(2)该地区应如何减轻玉米冷害灾损。(4分)

正确答案

(1)B地灾损高于A地(2分)  A地纬度高,山岭地区(2分),玉米种植面积少; B地为平原地区,玉米主产区(2分)。

(2)培育耐寒品种;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加强天气监测预警。(任答2点得4分)

试题分析:

(1)联系两地的受灾体的特点分析其差异及原因。A地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且为山区,所以种植的玉米较少;B地热量丰富,且为平原地区,种植的玉米多,所以冷害灾损B地大于A地。

(2)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育优良的耐寒品种,提高寒能力;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早播种,在冷害来临之前,早收获;加强天气监测预警,提前做好防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圈。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6 分)

(2)简述雷电灾害的防治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南方出现雷电的月份和日数均较北方多且春季表现尤为明显;(2分)

原因:南方比北方气温高,高温期长,对流旺盛;湿度大,雨季长。(4分)

(2)加强民众防雷教育,提升防雷意识和能力,贯彻防雷政策法规;加强雷电监测、预报、预警;完善防雷设施建设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4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南方出现雷电的月份和日数均较北方多,春季差异表现尤为明显。根据材料,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南方比北方气温高,高温期长,所以对流旺盛,湿度大,雨季长。所以南方雷电月份和日数均高于北方。

(2)防治雷电灾害,主要是加强民众防雷教育,提升防雷意识和能力,贯彻防雷政策法规。加强雷电监测、预报、预警,完善防雷设施建设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均为历史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1)我国_______、_______和华北地区冬、春季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___和_______行为造成了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

(3)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正确答案

(1)东北 西北 西北季(或西北或冬季)

(2)气候异常 过度开垦(或滥垦) 过度放牧(或滥牧) 草场退化(或面积减少) 过度砍伐

(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和生态管理

这是一道阅读材料题,且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重点考查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成因、分布和治理措施。

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一带冬春两季盛行冷锋天气,特别是快行冷锋,冷气团来自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锋面过境时往往无降水,强劲的西北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常出现沙尘天气。今年我国北方气候异常,空气特别干燥,降水稀少,加之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草场牧区滥垦滥牧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草场退化,林区滥伐森林现象不断发生,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加剧了风沙天气的横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实行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和加强生态管理等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岷山山脉贯穿全境,与四川省南坪县接壤,处在汶川地震活跃带上。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长5000米,宽500米。泥石流涌入县城,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6分)

(2)简述该地在防灾减灾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正确答案

(1)自然条件:位于板块边界处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岩体破碎,松散物质多;县城周边山体松动、断层发育;高山峡谷地貌,水系发育,落差大,汇水速度快;降水丰富,持续的特大暴雨成为泥石流爆发的触发条件。(任答2点以上4分)人为条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破坏严重。(2分)

(2)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任答两点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9显示我国部分地区旱灾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旱灾的多发地区。(2分)

(2)分别说出A、B两地区旱灾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6分)

(3)2009年入秋以来,C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次旱灾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说出其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2分)

正确答案

(1)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A:春季。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夏秋季。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

(3)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中国某地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2)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原因是            

(3)该地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其自然原因是              

(4)近十几年来,该地区的干旱有加重的趋势,人为原因是          

正确答案

(1)华北平原(2)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农业引水灌溉较大(3)冬末春初  大风,干旱,临近沙源地,植被覆盖少(3)农业、工业、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此题通过气象灾害的成因来判定是华北平原地区,但是春旱比较严重来说明其发生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图中堰塞湖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湖泊。

(2)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湖坝崩溃造成洪水危害。

(3)加强监测;及时疏通河道;注意疏散居民。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黄河流域,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

C蝗灾

D洪涝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

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气候复杂多样 

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④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河流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北地区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防灾与减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的自然灾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