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
- 共156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京沪高铁线路示意图。右图为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
材料二:
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至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含水层的水量。2008年天津全市耗水量15.37亿立方米,而天津本地地表供水量仅约5.5亿立方米。
材料三:
下图为天津2008年主要河流汛期水质分布图。(Ⅰ类最优,Ⅱ类次之,以此类推)
(1)京沪高铁部分线路采用“高架”方式铺设,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沪高铁沿线经过的城市中,经济活动服务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沿线城市中,天津西站(高铁站)位于原天津站(普铁站)西北约4.5千米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和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要克服的不利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节约用地,保护沿线环境,增加线路安全性,减少其他交通线路对其影响
(2)上海;分散旧站运输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带动天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满足城市合理布局的需要(任答3点)
(3)临天津港和交通枢纽北京,水陆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原有京津唐工业区,产业配套设施完善;靠近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雄厚;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优势。(任答4点)
(4)冬季港口封冻或有浮冰,淡水资源缺乏,水质较差等。
阅读图甲、图乙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有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
(2)麻涌位于珠江口,产品便于出口;有城际轻轨、高速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区际协作或区际联系条件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3)①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②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③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④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
(4)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用地紧张;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
武汉起源于军事要塞,后来城市功能转变为商贸为主,目前构建了“城市圈都市发展区都市核心城”三层次、产业分工合理的规划框架(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武汉城市形态从沿长江到沿长江、汉江伸展,再到武汉都市圈的变化,主要原因有:一是对外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从____到____变化,二是____的发展。
(2)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汉能形成中心商务区(CBD)的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武汉都市圈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河运(水运);公路、铁路(陆运);经济(城市化、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城市规模层次差异;城市功能互补;城市地域相邻(任答1点)
(3)城市规模大;商贸和服务功能强
(4)侵占农业耕地;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污染耕地和灌溉水源;改变农业布局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任
答1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图2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 )从材料一中A-C 可看出,这个城市空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1 所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__________方向(具体方向)的郊外。
(3 )读图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的______________。一般来讲城市等级提升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城镇面积增大,沿港口和铁路向腹地扩展
(2 )东北或西南
(3 )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4 )人口规模;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
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生产部门,是维持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城乡规划应综合考虑这些生产部门各自的特点,进行合理布局。下图中a图示意三类污染严重的工业;b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a图中①②③处分别填人炼油厂、皮革厂和火电厂: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A污染类工厂应设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C污染类工厂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所示城市是一座______城市,其划分功能区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所在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商务区
B.贸易物流区
C.文教区
D.高科技工业区
正确答案
(1)火电厂;炼油厂;皮革厂
(2)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旅游;城市的主要职能和当地的自然条件
(4)C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______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加强地震研究,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
B.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开断层、陡崖
C.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公民防震意识
D.在地震多发区禁止建设水库.桥梁等大型工程
正确答案
(1)北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
(2)多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侧
(3)A;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河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
(4)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地表侵蚀加剧河流泥沙增多,使库区淤积加剧。
(5)A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