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抛运动
- 共7059题
(2015秋•西安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图是一圆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乙图是一开口向下的抛物面光滑轨道,与y轴交点为抛物面的顶点.现同时将质量为m的两个相同小球分别由两轨道顶点静止释放,在小球沿轨道运动直至落在水平面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甲球先沿圆轨道运动,随着速度的增大,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当轨道的支持力为零时球做离心运动,离开圆轨道后做斜下抛运动,不可能在x=R处.
设球离开圆轨道时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1-cosα)=.在离开圆轨道的位置,有 mgcosα=m
联立解得 cosα=,v=
球离开圆轨道后,由运动的分解法可得:球落地时水平速度为 vx=vcosα
落地时的速度设为v′,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得v′=
则小球在落x轴上时竖直方向速度 vy=
联立解得 vy=.故B正确.
C、乙图轨道是抛物线,无论a,b取何值,小球一定能落到x=b的位置.故C正确.
D、乙图中小球落在x轴时有水平分速度,速度不可能竖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ABC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θ,给A球一个水平初速,使B球有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不计一切摩擦,若B球初速度大小为V0,则:
(1)如果A球初始高度为h,抛出后AB能在斜面上相遇,求A球的初速度和相遇的时间.
(2)要使从抛出到在斜面上相遇所经历时间最长,则A的初始高度H应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1)设A球的初速度和相遇的时间分别为v和t.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B的加速度大小为 a=gsinθ
相遇时,有:
+(v0t-
)sinθ=h ①
vt+(v0t-)cosθ=hcotθ ②
联立以上①②式解得 v=,t=
;
(2)要使从抛出到在斜面上相遇所经历时间最长,两球应在B返回斜面底端时相遇,所用时间为
t=
则 H==
答:
(1)如果A球初始高度为h,抛出后AB能在斜面上相遇,A球的初速度和相遇的时间分别为和
.
(2)要使从抛出到在斜面上相遇所经历时间最长,则A的初始高度H应为.
解析
解:(1)设A球的初速度和相遇的时间分别为v和t.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B的加速度大小为 a=gsinθ
相遇时,有:
+(v0t-
)sinθ=h ①
vt+(v0t-)cosθ=hcotθ ②
联立以上①②式解得 v=,t=
;
(2)要使从抛出到在斜面上相遇所经历时间最长,两球应在B返回斜面底端时相遇,所用时间为
t=
则 H==
答:
(1)如果A球初始高度为h,抛出后AB能在斜面上相遇,A球的初速度和相遇的时间分别为和
.
(2)要使从抛出到在斜面上相遇所经历时间最长,则A的初始高度H应为.
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两个石子在抛出后都做平抛运动,根据h=得:t=
,
因为两个石子从同一高度抛出,所以两个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又是同时抛出,所以两个石子同时落地.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请你根据学过的平抛运动知识,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些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测出玩具手枪子弹射出的初速度,则在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写出物理量名称及其符号),子弹初速度的表达式是______(用以上物理量符号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正确答案
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x,子弹下落的高度h
v0=x
解析
解:让子弹做平抛运动,要测出玩具手枪子弹射出的初速度,需要测量子弹平抛运动的高度h和水平位移x.
根据h=得,t=
,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x
.
故答案为: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x,子弹下落的高度h;v0=x.
滑板运动员不断地用脚向后蹬高台的地面,在高台上滑行,获得足够大的初速度后,从高台上水平飞出(如图).若不计空气阻力,飞出后把运动员和滑板整体看成一个质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h=知,高度越高,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长,故A正确.
B、根据x=v0t知,高度一定,时间一定,初速度越大,运动员飞出的距离越远,故B错误.
C、地面对滑板做功使其获得滑出的初动能,故C错误.
D、由于下落过程中,竖直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轴功率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C.
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2014年索契冬奥会于当地时间2月7日开幕.如图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0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取sin 37°=0.60,cos 37°=0.80;g取10m/s2)求:
(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1)A与O点的距离L=,
(2)水平位移x=Lcos37°=75×0.8m=60m,
则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大小.
答:(1)A点与O点的距离L为75m;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
解析
解:(1)A与O点的距离L=,
(2)水平位移x=Lcos37°=75×0.8m=60m,
则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大小.
答:(1)A点与O点的距离L为75m;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坡上,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在斜坡的B点,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是75m,g取10m/s2.求:
(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物体抛出时速度的大小;
(3)物体抛出后多长时间距离斜面最远?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得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t=.
(2)物体抛出的速度为:.
(3)当物体的速度与斜面平行时,距离斜面最远,根据得:
.
答:(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3s;
(2)物体抛出时速度的大小为20m/s;
(3)物体抛出后1.5s时间距离斜面最远.
解析
解:(1)根据得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t=.
(2)物体抛出的速度为:.
(3)当物体的速度与斜面平行时,距离斜面最远,根据得:
.
答:(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3s;
(2)物体抛出时速度的大小为20m/s;
(3)物体抛出后1.5s时间距离斜面最远.
如图所示,一颗子弹从水平管中射出,立即由a点射入一个圆筒,b点和a点同处于圆筒的一条直径上,已知圆筒半径为R,且圆筒以速度v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设子弹穿过圆筒时对子弹的作用可忽略,且圆筒足够长,OO′为圆筒轴线,问:
(1)子弹射入速度为多大时,它由b点上方穿出?
(2)子弹射入速度为多大时,它由b点下方穿出?
正确答案
解:设子弹刚好从b点穿出时的速度为v0,则有:
2R=v0t…①
=vt…②
联立解得:v0=…③
则:
(1)子弹由b点上方穿出时,有:<vt…④
由①④解得:子弹射入速度为:v0>.
(2)子弹由b点下方穿出时,有:>vt…⑤
由①⑤解得:子弹射入速度为:v0<.
答:(1)子弹射入速度v0>时,它由b点上方穿出.
(2)子弹射入速度v0<时,它由b点下方穿出.
解析
解:设子弹刚好从b点穿出时的速度为v0,则有:
2R=v0t…①
=vt…②
联立解得:v0=…③
则:
(1)子弹由b点上方穿出时,有:<vt…④
由①④解得:子弹射入速度为:v0>.
(2)子弹由b点下方穿出时,有:>vt…⑤
由①⑤解得:子弹射入速度为:v0<.
答:(1)子弹射入速度v0>时,它由b点上方穿出.
(2)子弹射入速度v0<时,它由b点下方穿出.
如图所示,一架在500m高空以2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用两枚炸弹分别炸山脚和山顶的目标A和B.已知山高180m,山脚与山顶的水平距离为600m,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投弹的时间闯隔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第一颗炸弹飞行时间t1==
则扔第一颗炸弹时离山脚的水平距离为x1=vt1=2000m.
第二炸弹飞行时间t2==
飞行的水平距离x2=vt2=1600m
则投弹的时间间隔为t=
故选B
(2015秋•株洲校级月考)在水平地面上M点的正上方80m处,将S1球以初速度v1=30m/s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M点右方地面上N点处,将S2球以初速度v2斜向左上方抛出,两球恰在M、N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且S2球的速度变化量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两球相遇时,运动的时间相等,两球均做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A、D正确.
B、两球相遇时,运动的时间,则S1球下降的高度
,可知S2球上升的高度为60m,有60=
,即60=2vy2-20,解得vy2=40m/s,S1球的水平位移x1=v1t=30×2m=60m,可知S2球的水平位移也为60m,MN间的距离120m,S2球水平分速度
,根据
,解得θ=53°,故B、C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