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抛运动
- 共7059题
如图所示,一带电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的初速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L处有根管口比小球略大的竖直细管,管的上口距地面h/2。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即以竖直速度进入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的初速度;
(2)应加电场的场强;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正确答案
解:(1)要使小球无碰撞地通过管口,则当它到达管口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则运动时间为:
水平方向,粒子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至0,位移
解得
(2)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又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方向水平向右
(3)由动能定理:
即:
解得:EK=mgh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P点。现用一质量m=0.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后释放,物块经过P点时的速度v0=18m/s,经过水平轨道右端Q点后恰好沿半圆轨道的切线进入竖直固定的圆轨道,最后物块经轨道最低点A抛出后落到B点,若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R=l=1m,A到B的竖直高度h=1.25m,取g=10m/s2。
(1)求物块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保留根号);
(2)判断物块经过Q点后能否沿圆周轨道运动;
(3)求物块水平抛出的位移大小。
正确答案
解:(1)设物块到达Q点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μmgl=(1/2)mv2-(1/2)mv02
代入数据解得v=(321)1/2m/s
(2)设物块刚离开Q点时,圆轨道对物块的压力为FN
根据牛顿定律有FN+mg=mv2/R
则FN=mv2/R-mg=31.1N>0
故物块能沿圆周轨道运动
(3)设物块到达半圆轨道最低点A时的速度为v1
由机械能守恒得(1/2)mv2+mg·2R=(1/2)mv12
解得v1=19m/s
由h=(1/2)gt2,s=vt
得s=v(2h/g)1/2
代入数据,得s=9.5m
如图所示的“S”字形玩具轨道,该轨道是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相等半圆连接而成,圆半径比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水平弹射向b点并进入轨道,经过轨道后从p点水平抛出,已知小物体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ab段长L=1.25m,圆的半径R=0.1m,小物体质量m=0.01kg,轨道总质量为M=0.15kg,g=10m/s2,求:
(1)若v0=5m/s,小物体从p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若v0=5m/s,小物体经过轨道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3)设小球进入轨道之前,轨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轨道自身的重力,当v0至少为多少时,轨道对地面的压力为零。
正确答案
解:(1)设小物体运动到点的速度大小为
,对小物体由a点运动到p点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小物体自p点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水平射程为
,则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2)设在轨道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方向竖直向下
(3)分析可知,要使小球以最小速度v0运动,且轨道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则小球的位置应该有“S”形道的中间位置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据动能定律得:
解得:
滑雪者从A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沿一平台后水平飞离B点,地面上紧靠平台有一个水平台阶,空间几何尺度如图所示,斜面、平台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滑雪者由斜面底端进入平台后立即沿水平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求:
(1)滑雪者离开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雪者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
正确答案
解:(1)设滑雪者质量为m,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滑雪者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①
由动能定理 ②
离开B点时的速度 ③
(2)设滑雪者离开B点后落在台阶上
可解得 ④
此时必须满足 ⑤
当时,滑雪者直接落到地面上 ⑥
可解得 ⑦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v0=8m/s向壕沟运动,小球开始运动时距离壕沟上边缘L=8m,地面粗糙有摩擦。小球恰好飞过壕沟,已知壕沟长s=1.6m,落差h=0.8m。求:
(1)小球到达壕沟上边缘时的速度v;
(2)小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
正确答案
解:(1)小球飞过壕沟过程做做平抛运动,则:
,
解得:
(2)小球从开始运动至壕沟上边缘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如图所示,A1D是水平面,AC是倾角为的斜面,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ACD滑动,到达D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将上述过程改作平抛运动,小明作了以下三次尝试,物块最终也能到达D点:第一次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1向右抛出物块,其落点为斜面AC的中点B;第二次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2向右抛出物块,其落点为斜面的底端C;第三次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3向右抛出物块,其落点刚好为水平面上的D点。已知
,长度
,物块与斜面、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不计物块经C点的机械能损失。
(1)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求初速度之比;
(3)试证明物块落到B、C两点前瞬时速度vB、vC大小满足:。
正确答案
解:(1)物块从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2):
,
:
,
:
,
因,
,所以
,
因,所以
初速度之比
(3)因为,
所以
如图所示为“S”形玩具轨道,该轨道是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相等的半圆对接而成,圆半径比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轨道不可移动。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以v0水平弹射向B点并进入轨道,经过轨道后从最高点D水平抛出,已知小球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其他机械能损失,AB段长L=1.25 m,问:
(1)若圆的半径R=0.25m,v0至少多大才能使小球从D点抛出?
(2)若v0=9.22m/s,圆的半径R取何值时,小球从D点抛出后的水平位移最大(抛出后小球不会再碰到轨道)?
正确答案
解:(1)小球恰好能从A点运动到D点,根据动能定理
-μmgL-mg4R=0-mv02
代入数据得v0=5m/s
(2)设D点时的速度为v
-μmgL-mg4R=mv2-
mv02 ①
小球从D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设水平位移为S,有
4R=gt2 ②
S=vt ③
联立①②③,得
所以,当R=0.5m时,水平位移最大
如图,质量为M=60 kg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雪道滑下,从B点水平飞出后又落在与水平面成倾角°的斜坡上C点。已知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25 m,B、C两点间的距离为S=75 m,(g取10
,
)求:
(1)运动员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的大小;
(2)运动员从A到B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水平位移,竖直位移
,运动员从B到C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得:
①
②
联立①②解得
(2)运动员从A到B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S”形玩具轨道如图所示。该轨道是用内壁光滑的溥壁细圆管弯成,同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相等的半圆连接而成,圆半径比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嚣将一个直径略小于细管直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水平射向b点并进入轨道,经过轨道后从P点水平抛出,已知小球与地面曲段问的动摩擦因数μ=0.2,ab段长L=2. 25 m,半圆的半径R=0.1 m,不计其他机械能损失,g取10 m/s2,若v0=5 m/s,求: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vb;
(2)小物体从P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正确答案
解:(1)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
(2)小球由b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小球从P点水平抛出后的水平射程x=vpt
竖直位移
以上各式联立,可得x=0.8 m
一名同学想把一个质量m=2kg的小球扔到宽x=3m的壕沟对面,已知该同学的将小球水平抛出,小球的出手位置在壕沟左边缘的正上方,距离壕沟右边缘的竖直高度h=1.8m,如图所示,求该同学至少对小球做多少功?(g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
正确答案
解:对小球运动分解
水平方向 ①
竖直方向 ②
对抛球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③
由①②③式得
代入数据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