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2009年的最后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材料二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请谈谈你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设想,并用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实现(答题格式,例:富裕之岛——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只要另外回答3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开放之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绿色之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型经济、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旅游岛。农业观光之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海南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建设示范基地,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创新之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海南。各项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6月5日,四川省环保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杨雪鸿通报了四川省总量减排情况,经济大省四川力求率先突破“低碳经济”发展瓶颈,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通过采取补贴、奖励等方式,有效支持了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回答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构建低碳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选择。②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规划(部分)

               

注: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月,江苏省政府台了《关于促进沿海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在沿海大开发的背景下,某县开始制定发展规划。在规划草案中提出了如下要点: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积极发展小城镇;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工业因区,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引进苏南地区转移出来的各类产业项目;利用本地地处沿海的优势,积极发展风电项目;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发展生态型农业和观光旅游。

(1)图1和图2(含注)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对材料二中该县发展规划草案加以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图1说明江苏沿海三市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丰富,但在多项经济指标上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②图2(含注)说明政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力发展风电项目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生态型农业和观光旅游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引进外资和苏南地区转移项目要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污染转移,切实保护耕地。(如果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全球大约有17亿人正面临着缺少饮用水的威胁;我国90%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在已经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到2010年能保证需求的只有23种,到2020年将只有6种……“科学发展观科普知识展”上公布的这些数据,让很多前来参观的人们感受到了有限的自然资源正日益减少、濒临枯竭的严峻现实。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你自己生活中有违科学发展观的不正确的做法,并谈谈你看了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①举例:如浪费水电;不注意爱护树木,或浪费以木材为原材料的纸张、纸质卡片;乱扔电池或不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垃圾等行为。②感受:一是主要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二是谈谈今后应该怎样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材料一中第③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中的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变化: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水平逐步下降,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走向实践;增加环保投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

(2)①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行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②政府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加强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③政府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④政府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材料二: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建设的意义,并分析我国在水利改革中是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需要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制度。加强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

(2)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提高依法治水水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力发展水利建设的意义: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建设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建设有利于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利改革中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突破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力发展水利建设体现了这一要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水利建设中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水利建设中坚持人水和谐,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水利建设中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标本兼顾。

(2)提高依法治水的水平需要加强水利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提高依法治水的水平需要严格执法,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制度;提高依法治水的水平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根据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调查报告  

从劳动生产率看。我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1/26,美国的1/25,德国的1/20,也就是说,这些国家一个从业人员等于我国的20个。不仅如此,我国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还高于韩国、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

材料二: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情况是: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约35%,从业人员8000万人,但初级技工所占比例最高,高级技工缺乏。但大多数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技术和关键设备以来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制造”成了质低价廉的代名词。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被聘请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的顾问,请你就我国应怎样振兴制造业,擦亮“中国制造”品牌提出几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表明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者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说明我们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均劳动生产率。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但大多数企业劳动生产率低、职工的素质不高、大而不强,说明我国应必须提高技工素质,增强制造业的支柱地位,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

(2)①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低水平的生产能力,提升产业水平和产品的优化升级。 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用品牌优势取代廉价劳动力优势。 ⑤大力发展各种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变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优势为竞争力优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某省近几年环境治污投资情况表

(1)材料一的表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国家环保部、科技部、教育部等8个部委共同发起了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旨在通过青年使者的先锋作用,以一传千,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号召人们关注污染防治,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

(2)请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作为普通市民,你应怎样积极参与全民节能减排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反映了近年来某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力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总体在上升。

(2)①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②做“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传播者,主动宣传节能减排,努力改变人民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和发展方式。③身体力行,将节能减排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④创新节能减排方式,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山东省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地方环境标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范了涉及环境安全的各种行为;同时,在全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1)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山东省“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全面提升环境质量问题上,必须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2)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反对浪费;②从自我做起,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③积极宣传和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④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回答下题。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山东省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地方环境标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范了涉及环境安全的各种行为;同时,在全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1)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山东省“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全面提升环境质量问题上,必须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2)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反对浪费;②从自我做起,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③积极宣传和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④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