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共816题
(1)如图1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mm.
(2)图2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______mm
(3)2004年7月25日,中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的发射了“探测二号”卫星.图3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5s拍摄的,关于起始匀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m,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火箭的加速度a=______m/s2,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υ=______m/s.
正确答案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3mm,游标尺上第2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游标读数为0.05×2mm=0.10mm,
所以最终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为33mm+0.10mm=33.10mm;
(2)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6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2.4mm=0.124mm,所以最终读数为6.124mm
(3)根据火箭的长度为40m,按比例确定出火箭第1个像与第2个像间的位移大小x1=80m,火箭第2个像与第3个像间的位移大小x2=130m,由△x=aT2,
得a==
m/s2=8m/s2.
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第1个像与第3个像间的平均速度,则v==42m/s.
故答案为:(1)33.10mm(2)6.124mm (3)8,42
小球作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cm,AB=5.59cm,BC=4.70 cm,CD=3.80 cm,DE=2.89 cm,EF=2.00 cm。小球在位置A时速度大小vA=___________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0.605,0.9
在用打点计时器来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取O点为起始点,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它们间的距离依次为x1=________,x2=________,x3=________。由此可计算整个运动的平均加速度a=________。(图中标尺分度值是1 mm)
正确答案
2.50 cm,3.50 cm,4.60 cm,1.05 m/s2
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
某组学生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每隔4个点标记一个计数点,用O、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可判断小车做__________运动,在OC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匀加速直线,0.5m/s,0.6m/s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下图1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
(2)乙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
(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正确答案
(1)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4V~6V;
(2)乙图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220V交流电源;
(3)v2==
=0.39m/s
a==
=0.6m/s2
故答案为:(1)电磁,低压交流电4-6V;
(2)电火花,交流电220V;
(3)0.39;0.6
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5、6均为记数点,且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现测得:s1=1.40cm,s2=1.90cm,s3=2.40cm,s4=2.90cm,s5=3.40cm,s6=3.90cm.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3、4、5、6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2=______cm/s,v3=______cm/s,v4=______cm/s,v5=______cm/s,v6=______cm/s.
(2)在图2的坐标纸上作出速度-时间图象(从1开始计时).
(3)根据作出的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取二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由题意知计数点的周期T=0.1s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2==
cm/s=16.50cm/s
v3==
cm/s=21.50cm/s
v4==
cm/s=26.50cm/s
v5==
cm/s=31.5cm/s
v6==
cm/s=36.5cm/s
(2)在图象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如图所示.
(3)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K=a=cm/s2=
cm/s2=0.5m/s2
故答案为:(1)16.5;21.5;26.5;31.5;36.5 (2)如图所示(3)0.5
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 因此从O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正确答案
2.48,6.18
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用自由落体作“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纸带上取得连续的清晰的7个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用米尺测得第2、3、4、5、6、7各点与第1点的距离d如下表。利用这些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为__ __(取三位有效数字),第2点对应的速度是 。(取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
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______________cm,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4,0.5,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