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                     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是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坚持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正确答案

联系、发展 全面 矛盾   矛盾分析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家用汽车逐渐普及,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某校高二(5)班同学开展“轿车与我们”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某位同学搜集相关资料时发现:2009年国产汽车超过13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本土企业真正有知识产权的只有30%左右,缺乏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则是我国汽车企业没有汽车产品的知识产权的主要原因。对此,该同学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只有不受过去任何汽车产品的影响,才能开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情境二: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带了“堵车”的烦恼。以北京为例,截至2010年9月6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0.3万辆。9月17日,北京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达到140条,超过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峰值的纪录。

(1)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该同学的观点,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6分)

(2)请你为解决城市“堵车”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经济生活》依据。(6分)

正确答案

(1)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因此汽车企业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坚持辩证否定,开发出新的汽车产品。(2分)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新的汽车产品的开发需要在对旧产品借鉴的基础上进行。(2分)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因此新的汽车产品的开发成功需要对旧产品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2分)

(2)①城市居民可以徒步、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出行,也可以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消费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②政府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政府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巨大作用,调节资源配置。

③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经济规划或信贷、税收政策)适度控制机动车增长过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我国要加强宏观调控。

(建议1分,依据2分,必须从公民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回答,从一个角度回答的只得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总体上,我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我们仍然应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

请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12分)

正确答案

①在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主要方面。(3分)

②另一方则是次要方面。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去克服去解决,这是次要方面。(3分)

③矛盾的主次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2分)同时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仍需努力解决经济结构等问题。(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是解决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和谐社会不是贫穷落后的社会,而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财富积累为基础的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硬道理”。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确答案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产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各项工作都要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构建和谐社会。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所以要学会统筹兼顾,在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有必要的力量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各种矛盾并切实加以解决。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本题以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生活与哲学,考查知识点辩证法,题目类型原因类。解答本题要先审设问,应用知识辩证法,题目类型原因类;根据设问,就可以提取两个哲学观点,“以……为中心”体现了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既……又”体现了主次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本题从设问就能够比较明确的确定辩证法的两个哲学道理,故本题难度不大。最后,要注意在原理表述之后,要结合材料,且要对应准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辩证法

下一知识点 : 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