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故A错误;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B正确;

C、煤油来自石油的分馏,可用作航空燃料,也可用于保存Na,故C正确;

D、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能,故可用饱和

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  )

A1mol

B4mol

C5mol

D6mo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C2H4+Cl2→CH2ClCH2Cl,所以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需要氯气1mol;

CH2ClCH2Cl+4Cl2CCl3CCl3+4HCl,所以1molCH2ClCH2Cl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需要4mol氯气,这两部分之和为

1mol+4mol=5mol.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

(1)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

(2)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

(3)由苯制取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

解析

解:(1)因烷烃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卤代烃,所以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取代反应;

(2)因烯烃与卤化氢能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卤代烃,所以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3)苯能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硝基苯,所以由苯制取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欲制取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可采取的方法是(  )

A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B乙烯与氯气加成

C乙烷与氯气以1:2的体积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乙烯先与氯化氢加成,再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在光照下反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生成1-氯乙烷,不是1,2-二氯乙烷,故A错误;

B、乙烯和氯气加成只生成1,2-二氯乙烷,故B正确;

C、乙烷与氯气以1:2的体积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除了生成1,2-二氯乙烷外还有其它氯代烃,所以不能制取较纯净的物质,故C错误;

D、乙烯先与氯化氢加成,再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在光照下反应除了生成1,2-二氯乙烷外还有其它氯代烃,所以不能制取较纯净的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和氯乙烯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乙烯和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除去乙醇中乙酸:加NaOH溶液后进行蒸馏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重要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烯和氯乙烯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正确;

B、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错误;

C、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乙醇与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再通过加热蒸馏得到乙醇,故C正确;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重要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苯、乙醇都属于烃类物质

B等质量的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由少到多

C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汽油为烷烃的混合物,和苯都属于烃类物质,故A错误;

B、根据含氢量计算,含氢量越多,耗氧量越多,分子式分别为CH4、C2H4、C2H2,由分子式可以判断出含氢量大小顺序为甲烷>乙烯>乙炔,故消耗氧气的量为由多到少,故B错误;

C、乙烯具有还原性,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中含有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二者原理不相同,故C错误;

D、乙醇溶于水,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故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

A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氧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乙烯被吸收,而乙烷不反应,可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A正确;

B、乙烷和乙烯均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法不能用于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故B错误;

C、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这样乙烷中混有二氧化碳杂质,故C错误;

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氧气,在气体中会混入氧气杂质,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氟氯代烷(氟利昂)有毒、性质不稳定、不易挥发,目前常用作制冷剂且对环境无影响

C甲烷中含乙烯杂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D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干馏是化学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苯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错误;

B、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目前禁止作为作制冷剂使用,故B错误;

C、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C错误;

D、石油分馏是利用了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予以分离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乙烷与氯气混合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通入浓盐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除了生成1,2-二氯乙烷外,还有氯化氢和其它氯代烃生成,故A错误;

B、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生成1-氯乙烷,不是1,2-二氯乙烷,故B错误;

C、乙烯和氯气加成只生成1,2-二氯乙烷,故C正确;

D、乙烯通入浓盐酸中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些废旧塑料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将废塑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聚丙烯塑料得到的产物如下表:

(1)试管A中的最终残余物为______;在试验中大试管管口倾斜向上的原因是______

(2)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该物质的一氯代物有______种.

(3)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经溴水充分吸收再干燥后,剩余两种气体的成份为______,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最后最终残余物为固体,所以为碳,因塑料加热是要熔化,所以在试验中大试管管口倾斜向上是为了让塑料先熔化成液体,再分解,

故答案为:碳; 塑料先熔化成液体,再分解;

(2)因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是苯和甲苯,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答案为:4;

(3)因乙烯、丙烯能使溴水褪色分层,经溴水充分吸收再干燥后,剩余两种气体的成份为氢气和甲烷,

设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氢气的质量为12g,物质的两为6mol,甲烷的质量为24g,物质的量为1.5mol,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4.8g/mol,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8,

故答案为:溴水褪色分层;4.8.

解析

解:(1)因最后最终残余物为固体,所以为碳,因塑料加热是要熔化,所以在试验中大试管管口倾斜向上是为了让塑料先熔化成液体,再分解,

故答案为:碳; 塑料先熔化成液体,再分解;

(2)因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是苯和甲苯,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答案为:4;

(3)因乙烯、丙烯能使溴水褪色分层,经溴水充分吸收再干燥后,剩余两种气体的成份为氢气和甲烷,

设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氢气的质量为12g,物质的两为6mol,甲烷的质量为24g,物质的量为1.5mol,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4.8g/mol,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8,

故答案为:溴水褪色分层;4.8.

下一知识点 :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