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将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加热140℃制乙烯

B用CuSO4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C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D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制备乙烯,140℃时生成的是乙醚,故A错误;

B.醛类能够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所以CuSO4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可以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故B正确;

C.CH3CH2Br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应向CH3CH2Br中先加入氢氧化钠,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以检验溴元素,所以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则不能实现判断卤代烃的类型,故C错误;

D.苯和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溴苯,苯和溴水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用P2O5作催化剂,加热乙醇可制备乙烯,反应温度为80℃~210℃.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如下的装置制备并检验产生的乙烯气体(夹持和加热仪器略去).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制备乙烯的原理______

(3)已知P2O5是一种酸性干燥剂,吸水放大量热,在实验过程中P2O5与乙醇能发生作用,因反应用量的不同,会生成不同的磷酸酯,它们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沸点较低.写出乙醇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磷酸用结构式表示为______

(4)某同学认为用上述装置验证产生了乙烯不够严密,理由是______

(5)某同学查文献得知:40%的乙烯利(分子式为C2H6ClO3P)溶液和NaOH固体混和可快速产生水果催熟用的乙烯,请在上述虚线框内画出用乙烯利溶液和NaOH固体制取乙烯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正确答案

解:(1)乙醇易挥发,故需要冷凝管,A为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2)利用乙醇在P2O5作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反应原理与浓硫酸作催化剂相似,只是反应条件不同,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根据酯化反应规律为醇羟基去氢和酸去羟基,剩余部分连在一起,写出乙醇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乙醇具有挥发性,乙烯中可能混有乙醇,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把乙醇氧化成碳,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乙醇、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此装置不够严密,应先除去乙烯中混有乙醇和二氧化硫再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没有排除乙醇的干扰(或没有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5)反应原理为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可选择与制取二氧化碳相似的装置,由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组成,在分液漏斗中装乙烯利,

烧瓶中装氢氧化钠固体,装置图为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乙醇易挥发,故需要冷凝管,A为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2)利用乙醇在P2O5作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反应原理与浓硫酸作催化剂相似,只是反应条件不同,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根据酯化反应规律为醇羟基去氢和酸去羟基,剩余部分连在一起,写出乙醇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乙醇具有挥发性,乙烯中可能混有乙醇,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把乙醇氧化成碳,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乙醇、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此装置不够严密,应先除去乙烯中混有乙醇和二氧化硫再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没有排除乙醇的干扰(或没有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5)反应原理为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可选择与制取二氧化碳相似的装置,由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组成,在分液漏斗中装乙烯利,

烧瓶中装氢氧化钠固体,装置图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摩/升硫酸的混和液

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

D反应完毕先灭火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浓硫酸的混合物,故A错误;

B、反应温度在140℃时,生成乙醚,170℃时生成乙烯,故B错误;

C、溶液加热为防暴沸,加入沸瓷片,故C正确;

D、为防倒吸,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

(2)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Ⅰ______;Ⅱ______;Ⅲ;____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酸性KMnO4   B.品红溶液    C.NaOH溶液    D.浓H2SO4

(3)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4)装置Ⅱ中开始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5)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

(6)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消去反应;

(2)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同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因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II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装置III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装置IV 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B;C;B;A;

(3)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故答案为: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4)装置Ⅱ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SO2+2NaOH=Na2SO3+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5)装置Ⅲ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故答案为:检验SO2是否除尽;

(6)装置Ⅳ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故答案为:Ⅲ中的品红不褪色,Ⅳ中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

解:(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消去反应;

(2)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同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因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II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装置III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装置IV 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B;C;B;A;

(3)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故答案为: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4)装置Ⅱ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SO2+2NaOH=Na2SO3+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5)装置Ⅲ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故答案为:检验SO2是否除尽;

(6)装置Ⅳ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故答案为:Ⅲ中的品红不褪色,Ⅳ中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温度计的装置示意图,其中所做实验与装置不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乙烯的制取,需要测量混合液的温度,控制温度在170℃,故A正确;

B、石油的分馏,利用沸点不同,通过加热,控制蒸汽温度,分馏各组分,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B正确;

C、银镜反应用温水浴加热即可,不用温度计控温,温度计不需要测量反应混合物温度,故C错误;

D、苯的硝化需要50-60摄氏度水浴,温度计在水浴,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制取少量的乙烯时,常利用乙醇和浓硫酸快速加热到170℃来制取.

1.请试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此实验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使反应混和物变黑并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现设计实验以确认乙烯和刺激性气体.

现有试剂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E:溴水.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②______,④______.(将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2)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

(3)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

2.(1)因装置①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②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装置③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装置④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②中B、④中D或E;                              

(2)装置②试管装有NaOH溶液,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除去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故答案为:除掉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3)装置④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褪色检验乙烯,如果③中的品红不褪色,④中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褪色,则证明有乙烯生成,

故答案为:装置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溶液褪色;

解析

解: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

2.(1)因装置①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②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装置③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装置④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②中B、④中D或E;                              

(2)装置②试管装有NaOH溶液,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除去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故答案为:除掉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3)装置④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褪色检验乙烯,如果③中的品红不褪色,④中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褪色,则证明有乙烯生成,

故答案为:装置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溶液褪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乙烯的实验室制法,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乙烯反应原理______(写出相关方程式)

(2)根据反应原理从图1中找出制取乙烯的装置______(填序号)

(3)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4)为了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应如何处理______

(5)制取乙烯温度宜控制在170℃左右,温度过低,如140℃则发生的副反应是______(写出相关方程式)

(6)收集气体常用方法如图2所示,收集乙烯应该选用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解:(1)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

(2)实验室中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反应为:CH3CH2OHCH2=CH2↑+H2O为液体和液体加热制取气体,不能使用A装置,该反应的温度为170℃,不能使用B装置,为了控制反应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装置D中没有温度计,故C错误,故A、B、D错误;所以正确的装置为C,

故答案为:C;

(3)浓硫酸不是反应物,是催化剂,反应中加快CH3CH2OH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所以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和脱水剂;

(4)因乙醇的沸点低,易暴沸,所以加入沸瓷片作沸石,防暴沸,

故答案为:加沸石;

(5)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40℃会发生分子间脱水2C2H5OHC2H5-O-C2H5+H2O生成乙醚,

故答案为:2C2H5OHC2H5-O-C2H5+H2O;

(6)乙烯密度与空气接近,不溶于水,不和水发生反应,所以选用排水法收集,

故选A.

解析

解:(1)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

(2)实验室中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反应为:CH3CH2OHCH2=CH2↑+H2O为液体和液体加热制取气体,不能使用A装置,该反应的温度为170℃,不能使用B装置,为了控制反应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装置D中没有温度计,故C错误,故A、B、D错误;所以正确的装置为C,

故答案为:C;

(3)浓硫酸不是反应物,是催化剂,反应中加快CH3CH2OH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所以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和脱水剂;

(4)因乙醇的沸点低,易暴沸,所以加入沸瓷片作沸石,防暴沸,

故答案为:加沸石;

(5)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40℃会发生分子间脱水2C2H5OHC2H5-O-C2H5+H2O生成乙醚,

故答案为:2C2H5OHC2H5-O-C2H5+H2O;

(6)乙烯密度与空气接近,不溶于水,不和水发生反应,所以选用排水法收集,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2)I、Ⅱ、Ⅲ、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______;Ⅱ______;Ⅲ______;Ⅳ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3)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4)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______

(5)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______

(6)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CH3CH2OHCH2=CH2↑+H2O

A

B

A

D

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除去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检验SO2是否已经被完全除去

Ⅲ中的品红不褪色,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

解:(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

(2)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同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因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II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装置III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装置IV 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A;B;A;D;

(3)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

故答案为: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4)装置Ⅱ试管装有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故答案为:除去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检验;

(5)装置Ⅲ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从而确定SO2已除干净,

故答案为:检验SO2是否已经被完全除去;

(6)装置Ⅳ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如果Ⅲ中的品红不褪色,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证明有乙烯生成,

故答案为:Ⅲ中的品红不褪色,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生成少量SO2,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以验证上述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乙烯和SO2

(1)装置中X仪器的名称:______;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

(2)A、B、C、D装置中可盛放的试剂是(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出,填序号):

①品红溶液,②NaOH溶液,③溴水,④KMnO4酸性溶液.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3)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4)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

(5)乙烯与溴水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分液漏斗

防止暴沸

③或④

A中品红溶液褪色

装置C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Br2+CH2=CH2=BrCH2CH2Br

解析

解:(1)装置中X仪器可通过活塞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来控制反应的快慢,所以它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实验室制备乙烯所用的原料为乙醇,浓硫酸作催化剂、脱水剂,反应条件是加热到170℃,因乙醇的沸点低,易暴沸,所以加碎瓷片防止暴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防止暴沸;

(2)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同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因装置A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B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装置C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装置D 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①;②;①;③或④;

(3)装置A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

故答案为:A中品红溶液褪色;

(4)因C中无二氧化硫,D中与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作用的为乙烯,所以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装置C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故答案为:装置C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5)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CH2=CH2=BrCH2CH2Br,

故答案为:Br2+CH2=CH2=BrCH2CH2Br.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H2SO4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和炭黑.

(1)用编号为①→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2,SO2和水蒸气.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是______;结论为______.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B瓶溶液作用为______.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______

(3)装置 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装置  ②中盛的溶液是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

正确答案

品红褪色

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硫

溴水褪色

将二氧化硫吸收完全

混合气体已无二氧化硫

无水硫酸铜

水蒸气

澄清石灰水

CO2

解析

解:

(1)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因溶液中有水,所以先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二氧化硫,同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用溴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

故答案为:④③①②;

(2)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装的是品红溶液,当混合气体通过A瓶时,品红褪色,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硫;溴水能和二氧化硫反应,所以,二氧化硫能被溴水吸收,当混合气体再次通过品红时,不褪色说明品红已全部被吸收,

故答案为:品红褪色;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硫;溴水褪色;将二氧化硫吸收完全;混合气体已无二氧化硫;

(3)装置③的作用为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白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晶体,说明有水蒸气存在,装置②的作用为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水蒸气;澄清石灰水;CO2

下一知识点 :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