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反应类型不同

B蔗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C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D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乙烯可以和氯气之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可以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类型不同,故A正确;

B.蔗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故B正确;

C.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乙醇中存在碳氧单键,没有碳氧双键,乙酸中存在碳氧双键,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B乙醇

C乙烷

D乙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苯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A错误;

B.乙醇不和溴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B错误;

C.乙烷既不能与溴水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乙烯含有C=C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氢气与乙烯反应

B点燃

C通入适量溴水

D通过KMnO4溶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不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且能引入新的杂质,故A错误;

B.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将乙烷中的乙烯除去,二者均燃烧,故B错误;

C.通入溴水中,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溴水褪色,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故C正确;

D.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但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可多选)

A.将乙烯和乙炔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两者都能褪色.

B.鉴别乙烷和乙炔可将二者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C.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了溴苯.

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则能,因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

E.工业上制备氯乙烯可用乙炔在一定条件下与氯化氢发生取代反应.

正确答案

解:A、乙烯和乙炔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和溴单质加成,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乙炔具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之褪色,而乙烷则不能,可以将乙烷和乙炔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鉴别,故B正确;

C、苯能使溴水褪色是萃取原理,属于物理变化过程,溴和苯的反应要催化剂才能发生,故C错误;

D、甲苯中,苯环对甲基产生影响,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甲基被氧化为羧基,故D正确;

E、乙炔和氯化氢之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工业上制备氯乙烯可用乙炔在一定条件下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来实现,故E错误.

故选ABD.

解析

解:A、乙烯和乙炔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和溴单质加成,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乙炔具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之褪色,而乙烷则不能,可以将乙烷和乙炔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鉴别,故B正确;

C、苯能使溴水褪色是萃取原理,属于物理变化过程,溴和苯的反应要催化剂才能发生,故C错误;

D、甲苯中,苯环对甲基产生影响,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甲基被氧化为羧基,故D正确;

E、乙炔和氯化氢之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工业上制备氯乙烯可用乙炔在一定条件下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来实现,故E错误.

故选A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乙烯(注明反应条件)______

(2)乙烯→氯乙烷______

已知:甲酸和乙酸相类似,具有下列性质:①挥发性  ②酸性  ③比碳酸的酸性强  ④还原性  ⑤能发生酯化反应.

下列各实验中,分别填出表现甲酸相应性质的编号:

(3)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酸有气体放出,说明甲酸具有______

(4)在甲酸钠晶体中加入浓磷酸,加热后放出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甲酸具有______

(5)与乙醇、浓硫酸混和后共热,能闻到一种香味,说明甲酸具有

(6)在甲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能看到溶液变蓝色,说明甲酸具有______

(7)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甲酸溶液,加热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甲酸具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室中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来制乙烯,原理方程式为:

CH3CH2OHCH2═CH2↑+H2O,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

(2)乙烯可以和氯化氢之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原理方程式为:CH2═CH2+HClCH3CH2Cl,故答案为:CH2═CH2+HClCH3CH2Cl;

(3)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酸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证明甲酸有酸性,酸性强于碳酸,故答案为:③;

(4)在甲酸钠晶体中加入浓磷酸,加热后放出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甲酸,说明甲酸具有挥发性,故答案为:①;

(5)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会生成有香味的酯,故答案为:⑤;

(6)甲酸溶液和氢氧化铜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铜盐和水,说明甲酸具有酸性,故答案为:②;

(7)甲酸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④.

解析

解:(1)实验室中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来制乙烯,原理方程式为:

CH3CH2OHCH2═CH2↑+H2O,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

(2)乙烯可以和氯化氢之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原理方程式为:CH2═CH2+HClCH3CH2Cl,故答案为:CH2═CH2+HClCH3CH2Cl;

(3)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酸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证明甲酸有酸性,酸性强于碳酸,故答案为:③;

(4)在甲酸钠晶体中加入浓磷酸,加热后放出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甲酸,说明甲酸具有挥发性,故答案为:①;

(5)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会生成有香味的酯,故答案为:⑤;

(6)甲酸溶液和氢氧化铜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铜盐和水,说明甲酸具有酸性,故答案为:②;

(7)甲酸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烯可作为生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催熟果实的作用,不是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当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则二者的水解作用相互促进,使N元素以氨气的形式逸出因而肥效会降低,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与品红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错误;

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的制作,是因为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把多余的Cu腐蚀掉,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醇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CK+、MnO4-、CH3CHO和SO4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

D制备乙酸乙酯时,向浓硫酸中缓慢加入乙醇和冰醋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但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错误;

B.乙醇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是-2价,乙酸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是0价,所以乙醇中碳元素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故B正确;

C.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乙醛具有还原性,高锰酸根离子能氧化乙醛而不能共存,故C错误;

D.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并不断搅拌,且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写反应类型:

(1)乙烯跟溴水反应____________

(2)乙烯跟HBr反应____________

(3)乙烯充分燃烧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分子能发生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为Br2+CH2=CH2→BrCH2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2)乙烯与溴化氢能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溴乙烷,方程式为:CH2=CH2+HBrCH3CH2Br,

故答案为:CH2=CH2+HBrCH3CH2Br;加成反应;

(3)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乙烯(C2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C2H4+3O22CO2+2H2O;氧化反应.

解析

解:(1)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分子能发生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为Br2+CH2=CH2→BrCH2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2)乙烯与溴化氢能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溴乙烷,方程式为:CH2=CH2+HBrCH3CH2Br,

故答案为:CH2=CH2+HBrCH3CH2Br;加成反应;

(3)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乙烯(C2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C2H4+3O22CO2+2H2O;氧化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有关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输水果常常使用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处理,目的是使水果保鲜

B乙烯分子中只存在碳碳双键

C乙烯可与氢气、水、溴化氢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D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水果能产生乙烯促进水果成熟,所以运输水果常常使用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目的是使水果保鲜,故A正确.

B、乙烯中不仅还有碳碳双键还含有碳氢单键,故B错误.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水、溴化氢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在生命周期的许多阶段都会产生乙烯,促进植物生长,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B收集乙烯可用排空气法

C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

D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产生黑烟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乙烯中两个碳之间以双键相连,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

B、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故B错误;

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故C正确;

D、乙烯含碳量高,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产生黑烟,故D正确;

故选AB.

下一知识点 :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