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由于化学反应而能使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的物质是(  )

A甲烷

B

C聚乙烯

D乙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乙烯既能通过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聚乙烯、甲烷既不能与溴水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酸性KMnO4溶液氧化乙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紫色褪去,故A不选;

B、将苯滴入溴水中,发生萃取,原因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未发生化学反应,故B选;

C、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是溴水褪色,故不选误;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发生取代反应,黄绿色褪去,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图1):

(1)乙烯的结构式______

(2)B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3)上述B+D的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_.反应④:______

(5)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______

②左边试管中放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

③右边试管甲在反应前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羟基

羧基

催化剂和吸水剂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防止倒吸

防止暴沸

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解析

解:由图可知: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

(1)乙烯的电子式为,乙烯的结构式

故答案为:

(2)B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D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化学式为:-CHO,

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3)在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作吸水剂增大产率,

故答案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4)②为CH3CH2OH被催化氧化可生成CH3CHO,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④为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酯化反应或或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5)①生成物含有乙醇和乙酸,二者都易溶于水,不能用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产生倒吸现象,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②左边试管中放入碎瓷片可以引入汽化中心,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③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乙烯______  

 (2)乙烷→氯乙烷______

正确答案

CH3-CH2-OH CH2-CH2↑+H2O

CH3-CH3+Cl2 CH3-CH2Cl+HCl

解析

解:(1)实验室利用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CH3-CH2-OH CH2-CH2↑+H2O,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

(2)乙烷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3-CH3+Cl2CH3-CH2Cl+HCl,故答案为:CH3-CH3+Cl2CH3-CH2Cl+HC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错;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错;

C、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正确;

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则油脂皂化不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反应,故D错.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是通入溴水

B乙烯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乙烯能使高锰酸钾因氧化反应而褪色

C苯分子结构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不能使溴水、高锰酸钾因化学反应而褪色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纯净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溴水可以和乙烯反应而和乙烷不反应,可以通入溴水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故A正确;

B、乙烯易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易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故B正确;

C、分子结构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不能使溴水、高锰酸钾因化学反应而褪色,故C正确;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无机物氯化氢,得到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烯含有C=C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使溴水褪色是苯萃取溴水的溴,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

B、羧基具有酸性,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所以乙酸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故B正确;

C、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成分均为(C6H10O5)n,但两者的n不同,所以两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乙酸乙酯与水的反应水解反应,乙烯与水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实验合理的是(  )

A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和硝基苯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D将碘盐加入淀粉溶液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蓝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CO2是新的杂质,故A错误;

B.制溴苯应用液溴和铁(或三溴化铁)加苯,其中铁(三溴化铁)作催化剂(实质是三溴化铁),不能用溴水,故B错误;

C.苯和硝基苯互溶,沸点相差较大,可采用蒸馏分离,故C正确;

D.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碘盐含有碘酸根离子,不是碘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乙烯与乙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长等于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长

B乙烯分子中的碳、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而乙烷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不都处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和乙烷分子中碳氢键的键角都是120°

D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长小于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长,故A错误;

B.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而乙烷中含有甲基,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不处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乙烷分子中碳氢键的键角约为109°28′,乙烯分子中碳氢键的键角为120°,故C错误;

D.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碳碳单键的键能,但不是2倍关系,双键键能小于2倍大于1倍于单键的键能,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列要求,从 ①H2O;②CH2=CH2 ;③HNO3 ;④溴水;⑤CH3CH2OH; ⑥(C6H10O5n中选择恰当的反应物(用序号填写),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正确答案

解:(1)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 +Br2→CH2BrCH2Br,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④;CH2=CH2 +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2)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3)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具有甜味,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水解反应,

故答案为:①;⑥;;水解反应.

解析

解:(1)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 +Br2→CH2BrCH2Br,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④;CH2=CH2 +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2)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3)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具有甜味,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水解反应,

故答案为:①;⑥;;水解反应.

下一知识点 :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