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质硫的同素异形体
- 共1305题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Q_______W(填“>”或“<”);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
(3)S+2H2SO4(浓)3SO2↑+2H2O
(4)NaNO2
在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属同一物质的是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1)液氯 (2)氯气 (3)白磷 (4)红磷 (5)D (6)T(7)CH3-CH3 (8)CH3-CH2-CH3(9)CH3-CH2-CH2-CH2-CH3.(10)
正确答案
(1)与(2)只是聚集状态不同,为同一种物质;
(5)与(6)质子数都为1,中子数不同,是氢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3)与(4)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9)与(10)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
(7)与(8)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故答案为:(9)与(10);(3)与(4);(5)与(6);(1)与(2);(7)与(8).
X元素的4个角码可表示为baXdc,若X元素为1个阴离子,其中含有基本微粒(质子、中子、电子)的总数为___________,若X与X1的a相同,b不同,则X和X1的关系是___________,若X与X1的a,b相同,c为零,d不同,则X和X1的关系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a+b+c;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
(1)实验室可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320°C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 = NaSx,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由NaO和AlO制得)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________倍。
(3)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溶液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正确答案
(1)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CS2(或热NaOH溶液)
(2)xS+2e- Sx2-(或2Na++xS+2e-
Na2Sx);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隔离钠与硫;4.5
(3)c(Na+)>c(S2-)>c(OH-)>c(HS-)>c(H+);减小;2S2-+2H2O+O2 = 2S↓+4OH-
Ⅰ.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臭氧)B. C.CH3CH2CH2CH3和CH3CH(CH3)2D.
和
E.葡萄糖和果糖 F.(CH3)2CH2与C(CH3)4
G.淀粉和纤维素 H.液氯与氯气
(1)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4)_______组两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组中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6)D中任意一者与氯气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
(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烯烃的是_______ ,
(2)上图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不属于同种类的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Ⅲ.某有机物气体含碳82.7%,含氢17.3%,在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是2.59g/L。则
(1)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Ⅰ.(1)B;(2)A;(3)F;(4)CE;(5)DH;(6)CH2Br2+Cl2→CHBr2Cl+HCl
Ⅱ.(1)AC;BEF;(2)H
Ⅲ.(1)58;(2)C4H10;CH3(CH2)2CH3、CH3CH(CH3)CH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