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0.“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还不够完善”。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指出了民主发展的长远目标,后者反映了民主的客观现实

B前者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后者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有一个发展过程

C前者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后者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阶级性

D两种说法是自相矛盾的,但有时又是可以统一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5.2006年7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这次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6亿多,这是一次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在我国,民主的主体是(    )

A全体选民

B全体公民

C全体劳动者

D全体人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4.从铁路客运票价听证会,到城市水价听证会,又到居民环保听证制度的建立,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民主方式越来越多了。由此可见(    )

① 社会主义民主达到完善的程度

② 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人民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

③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

④ 社会主义民主程度与民主性质趋于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5.2006年7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这次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6亿多,这是一次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在我国,民主的主体是(    )

A全体选民

B全体公民

C全体劳动者

D全体人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8.2007年中国国内民间投资将有更大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投资所刘立峰预测2007年民间投资可增长30%。随着国家在去年进一步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并完善保护私有财产和法律制度,民间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在理论和政策上,对于民间资本来说已没有障碍。民间资本在寻找资金突破口时,如何提高效益,如何规范化,如何做大做强,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提出,从政治上看体现了(    )

A依法治国的原则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物质保障

D党具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7.2015年11月20日,三位中国公民在马里人质事件中遇害,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 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和保障,加强境外安 全保护工作,确保我国在外公民和机构安全。这些要求是基于( )

①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

②我国政府坚定维护国家独立权

③我国政府履行对人民负责的职能

④我国政府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人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我国政府加强境外安全保护工作,确保我国在外公民和机构安全,说明我国政府切实保障人权,④入选;这些要求表明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而非独立权,①入选②排除;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③说法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四选二”的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本题需要仔细研读材料,提取材料中心意思,将提取的有效信息与选肢一一对照,排除错误和无关选肢,得出答案。

易错点

本题易将主权国家的管辖权和独立权相混,政府的职能和原则相混。

知识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5.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了多项行为入罪。法律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意味着学生替考作弊可能被判刑,从政治生活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考试作弊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替考作弊入刑,有利于维护其他考生的合法权益

③是坚持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④克服市场缺陷,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为考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第①项中的“任何考试作弊都要受到法律制裁”说法错误,材料仅指国家考试中作弊的入刑问题。一般性的考试,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谴责。第④项“克服市场缺陷,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为考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属于经济生活角度,故不选。第②项“替考作弊入刑,有利于维护其他考生的合法权益”与第③项“是坚持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说法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通过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点,以国考入刑的时政热点问题为素材,综合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点,注意从政治生活角度进行选择。在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第①项中的“任何考试作弊都要受到法律制裁”说法错误,材料仅指国家考试中作弊的入刑问题。一般性的考试,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谴责。第④项“克服市场缺陷,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为考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属于经济生活角度,故不选。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第②项“替考作弊入刑,有利于维护其他考生的合法权益”与第③项“是坚持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说法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审题不认真,没有注意到从政治生活角度选择,导致误选了第④项。

知识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7. 2015年11月1日起在我国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了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规定( )

①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②强化了政府责任,对政府工作提出新挑战

③体现了强制性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④要求公民要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的规定,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对公民提出了要求,要求公民要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④当选,②无关,材料未对政府提出要求,③错误,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故选B

考查方向

考查社会主义法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解题思路

审题,题目中讲的是刑法对公民的要求,未涉及到政府,排除无关选项,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注意基础知识,平等才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知识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5.“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卫生部将全面推行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先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支付给医院。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正在进行试点。这一制度( )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②体现了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印证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④确保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国家对病人的人性关怀,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我国保障公民的生存权等基本的人权,因此①③符合题意。公民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在材料中未体现公民的权利,因此排除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此④不选,故选A。

考查方向

政治生活中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解题思路

在此题中没有体现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问题,因此可以排除。解答此题的重点是要明确区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人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二者的区别。人权指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权利,在材料主要是生命权,而公民的政治权利特指的是我国公民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易错点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考生容易把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人权相混淆,公民的政治权利指的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而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在材料中主要指的是人的生存权。

知识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没有法律是立法的悲哀,有法律而不遵守是公民的悲哀。与其诅咒社会的不公,不如点燃守法的蜡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B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C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发挥力量的源泉

D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没有法律是立法的悲哀,有法律而不遵守是公民的悲哀。与其诅咒社会的不公,不如点燃守法的蜡烛”强调的是立法和守法的重要性即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A、C、D均强调的是民主的作用,不合题意;只有B说的是法治对民主的作用,正确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要求区分题中强调的是民主还是法治。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题中的要求,强调的是法治的作用

2、结合题肢中关系表述排除错误选项

易错点

不能准确的判断出题中的强调点是法治而不是民主,误选ACD等选项

知识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下一知识点 :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我国的国家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