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共124题
23.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未知,内阻约为2);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0;多用电表一只;电压表两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该同学首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电源的电压,电表指针和选择开关分别如图所示,则该电表读数为 ( ) V;
(2)为较准确地测量该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并同时测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并作出下列三幅U---I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计算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R0的值。
其中,可直接算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图是( ) ,可直接算出定值电阻R0的图是 ( )。
(3)本实验中定值电阻的测量存在误差,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是( )
A.由电压表V1、V2分流共同造成
B.由电压表V1、V2分流及电流表分压共同造成
C.只由电压表V2分流造成
D.由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分压共同造成
正确答案
(1)1.50
(2)A;C
(3)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1.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l 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5 V,内阻十几千欧;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 ),调零点。
(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 )(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 和 ( )V。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 )
。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V,电阻“×l 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
正确答案
(1)短接
(2)1
(3)15.0 ; 3.60
(4)12.0
(5)9 ; 15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是:待测电源一个,内阻为RV的电压表一个(量程略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测量得更加准确,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画出
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到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m,直线的斜率为k,试根据以上信息
(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
的表达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探究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主要操作如下:
(1)先用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池两极粗测电池的电动势,这样测出的电动势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再按图甲接好电路进行实验,记下电阻箱和电压表对应的一系列读数R、U ,并计算得下表所列数据。
(3)在图乙坐标纸上画出—
图象;
(4) 根据(3)所画的图象可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电池的内阻为________Ω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 偏小
(3)如图
(4)1.55~1.75; 1.26~1.4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由于该电池的内电阻r较小,因此在测量电路中接入了一个阻值为2.00Ω的定值电阻R0.
(1)根据实验电路图,用笔代导线连接图乙中实物示意图(图中已连好三根);
(2)实验时闭合电键S,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读出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 已知R=R1时U=U1,R=R2时U=U2,且R1<R2,则电池的电动势E=( ),内阻r=( ),(用R1、R2、U1、U2和R0表示)
(3)为了比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果,他们测出了五组数据,并用图象来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倒数,横坐标表示电阻箱读数R倒数,他们在丙图的坐标中画出图象,由图象可得电动势( )V,内阻(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
(2);
(3)1.51(在1.50~1.53均可);1.16(在1.16~1.18均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