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 共125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采用双线摆和光电计数器测量重力加速度。设每根悬线长l,两悬点间相距s,金属小球半径为r,AB为光电计数器。现将小球垂直于纸面向外拉动,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较小的角度并由静止释放,同时启动光电计数器,当小球第一次经过图中虚线(光束)位置O时,由A射向B的光束被挡住,计数器计数一次,显示为“1”,同时由零开始计时,而后每当小球经过O点时,计数器都要计数一次。当计数器上显示的计数次数刚好为n时,计时时间为t。
(1)计算重力加速度g时,双线摆的等效摆长L为_____________;最后依据公式g=____________,代入周期T和等效摆长L的值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用题中字母表示)
(2)使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测得摆球的半径r=________×10-3 m。
(3)当计数器上显示的计数次数刚好为“85”时,按停秒表。秒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得双线摆的周期T=___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
(2)11.10
(3)1.70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44cm,球直径由如图游标卡尺测得。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___________cm,该摆摆长为___________cm,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s。
正确答案
2.125,98.50,99.8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ρ。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求出的电阻值R=____________。(保前3位有效数学)
(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__,直径为____________。
(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学)
正确答案
(1)
(2)①作U-I直线,舍去左起第2点,其余5个点尽量靠近直线且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②求该直线的斜K,则R=K。R=均为正确)
(3)0.800cm,0.194cm
(4)均为正确)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的时间(1)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记录摆长时误将摆球的直径作为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测出相应的周期,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与的数值,再以为横坐标,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1)90.225
(2)ABD
(3)9.87(或π2)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由图可知其长度L=_____________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D=_____________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___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5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下面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5)若该同学用伏安法跟用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R测量值几乎相等,若已知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用U和I表示,则用此法测出该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ρ= 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正确答案
(1)50.15
(2)4.700
(3)220
(4)
(5)UπD2/4IL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