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写出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①游标卡尺的读数______mm;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______mm.

正确答案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cm=10mm,游标尺上第11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游标读数为0.05×11mm=0.55mm,所以最终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10mm+0.55mm=10.55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3.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1.6=0.116mm,所以最终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3.5+0.116=3.616mm.

故答案为:①10.55mm;②3.615-3.617m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用缧旋测微器测量一根电阻丝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mm.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圆筒的内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此工件的内径为______cm.

(2)-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请选好标度在方框中作图,完成该同学未完成的实验数据处理.

正确答案

(1)缧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1.5mm,可动刻度读数0.054mm,故读数为1.554mm.

         游标卡尺:主尺读数11mm,游标尺第7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读数7×0.02mm=0.14mm,故读数为11mm+0.14mm=11.14mm=1.114cm

    (2)作图如图所示.①选取标度②分别作出F1、F2和F的图示.③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作出对角线示意图.④将合力的理论值(对角线)与合力的实际值F比较,剔除误差两者重合.得出结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某同学用游标尺上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测的结果如图所示,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cm游标上的20个等分刻度总长为______cm.该同学又用螺旋测微仪测量另一物体的厚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厚度为______mm.若将可动刻度逆时针转过72°(从右向左看),则读数为______mm.

(2)如图所示,是一半导体器件的U-I图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电流超过某一数值后,其电阻迅速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将该器件与标有“8V,16W”的用电器串联后接入电动势为10V得直流电源两端,用电器恰好正常工作,则此时该半导体器件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该直流电源的内阻为______Ω

③当用电器使用时,不小心发生短路,此时流过直电源的电流是______ A.

正确答案

(1)20分度游标尺的总长度为1.9cm,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示数为2mm=0.2cm,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20mm,

游标读数为0.05mm×12=0.60mm=0.060cm,工件长度L=0.2cm+0.060cm=0.260cm.

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固定刻度读数为11.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0.0=0.200mm,

螺旋测微器示数为11.5mm+0.200mm=11.700mm.

螺旋测微器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转360°,测杆前进或后退0.5mm,72°是360°的

将可动刻度逆时针转过72°(从右向左看),

测杆后退的距离为0.5mm×=0.1mm,此时读数为11.700mm+0.1mm=11.800mm;

(2)①由欧姆定律R=可知,U-I图象的斜率等于导体电阻阻值,

由图象可知,当电流I超过某一数值后,U-I图象的斜率迅速增大,所以其电阻迅速增大.

②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分别为U=8V,P=16W,用电器正常工作时,

电路中电流为I==2A,由图象可知,当I=2A时,半导体器件的电压为U′=1V,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源的内阻为r==0.5Ω

③当用电器在使用时,不小心发生了短路.

将电源U-I特性曲线画在半导体器件的U-I图中,

交点的横坐标即表示此时流过直流电源的电流,所以流过直流电源的电流是3.3A.

故答案为:(1)0.260;1.9;11.700;11.800;(2)①增大; ②1;0.5; ③3.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出图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mm;图2螺旋测微器读数______mm.

正确答案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61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5×14.0=0.70mm,所以最终读数为:61mm+0.70mm=61.70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6.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9.0=0.290mm,所以最终读数为:6.5mm+0.290mm=6.790mm.

故答案为:61.70,6.79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如图所示为用一个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径的示意图.由图知该公件内径是______cm.

(2)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3)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块,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该同学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木块对木块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由图象可知,木块的重量为______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力因素为______.

正确答案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mm,游标读数为0.05×18mm=0.9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90mm=1.090cm.

(2)A、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k(l-l0)=kx,即弹簧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与弹簧长度不成正比,故A错误;

B、根据A选项的论述可知B正确;

C、在弹力与弹簧形变量图象上,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由此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故C正确;

D、由于图象斜率不变,因此由实验可知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BCD.

(3)方案二更合理.理由是:图(b)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采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如下:

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在砝码对木块压力为0时,木块本身有重力,即对木板也有压力,所以木板对木块也有摩擦力,为1.50N.

所以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压力N中漏掉了木块的重力.

由题意可知,图象的斜率k=μ==0.25

在砝码对木块压力为0时,木板对木块也有摩擦力为1.50N.

即f=μF=μG=1.5N

所以木块重力G=6N.

故答案为:(1)1.090

(2)BCD

(3)方案二;图(b)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压力N中漏掉了木块的重力;6;0.25.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