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3-5选做题】

如图,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可视为一个整体。现以初速0沿的连线方向朝运动,与相碰并粘合在一起。 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分离。已知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正确答案

解:设碰后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由动量守恒得   ①

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得   ②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③

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3-5选做题】

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以某一速度向A运动,已知刚与A接触时,B的速度为v0,两者碰撞后迅速分开,设碰撞时间为t且极短,B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碰撞接触后A获得的速度为,且3m>M>2m。试求:

(1)碰后瞬间B的速度。

(2)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

正确答案

解:(1)由题知,两物体碰撞时间极短,故内力远大于外力。故AB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设碰后瞬间B 的速度为v,取下面向下为正方向,则有:

  

解得:

由3m>M>2m可以判断,v的方向沿斜面向下,且v<

(2)以B为研究对象,B平行于斜面受到下滑力、滑动摩擦力以及A对B的作用力F,由动量定理可得:

解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原子可以从原子间的碰撞中获得能量,从而发生能级跃迁(在碰撞中,动能损失最大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一个具有13.6 eV动能、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也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对心正碰,问是否可以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

解:设运动氢原子的速度为v0,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者的速度为v,损失的动能△E被基态氢原子吸收

若△E=10.2 eV,则基态氢原子可由n=1跃迁到n=2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v0=2mv ①

 ②

 ③

解①②③得

因为△E=6.8 eV<10.2 eV.所以不能使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甲、乙两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分别沿东西方向的一直线相向运动,其中甲物体以速度6 m/s由西向东运动,乙物体以速度2m/s由东向西运动,碰撞后两物体都沿各自原运动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4 m/s,求:

(1)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

(2)通过计算说明这次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正确答案

解:(1)设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则v1=6 m/s,v'1=-4 m/s,v2=-2 m/s,v'2=4 m/s

解得

(2)碰撞前系统的总能量

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

因为E'k=Ek,所以这次碰撞是弹性碰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3-5选做题】

如图(1)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是4kg和8kg,由轻弹簧连接,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左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另有一个物体C水平向左运动,在t=5s时与物体A相碰,并立即与A有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左运动,物块C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  

(1)求物块C的质量。

(2)弹簧压缩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在5s到15s的时间内墙壁对物体B的作用力的冲量。

正确答案

解:(1)由图象可得:物体C以速度与A相碰,立即有相同的速度A、C相互作用时间很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解得:

(2)物块C和A一起运动,压缩弹簧,它们的动能完全转化为弹性势能

最大弹性势能为

(3)5s到15s内,墙壁对B的作用力F等于轻弹簧的弹力,轻弹簧的弹力使物体A和C的速度由2m/s减到0,再反弹到2m/s,则弹力的冲量等于F的冲量为:

,方向向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滑块A、C质量均为m,滑块B质量为。开始时A、B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C无初速地放在A上,并与A粘合不再分开,此时A与B相距较近,B与挡板相距足够远。若B与挡板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A与B碰撞将粘合在一起。为使B能与挡板碰撞两次,v1、v2应满足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解:设向右为正方向,A与C粘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2mv' ①

为保证B碰挡板前A未能追上B,应满足v'≤v2

设A与B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为使B能与挡板再次碰撞应满足v''>0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滑块A、C质量均为m,滑块B质量为。开始时A、B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C无初速地放在A上,并与A粘合不再分开,此时A与B相距较近,B与挡板相距足够远。若B与挡板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A与B碰撞将粘合在一起。为使B能与挡板碰撞两次,v1、v2应满足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解:设向右为正方向,A与C粘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2mv' ①

为保证B碰挡板前A未能追上B,应满足v'≤v2

设A与B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为使B能与挡板再次碰撞应满足v''>0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绝缘水平桌面上,有直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ma=2m,mb=m,b球带正电荷2q,静止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不带电小球a以速度v0进入磁场,与b球发生正碰,若碰后b球对桌面压力恰好为0,求a球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大。

正确答案

解:a,b碰撞满足动量守恒,有2mv0=2mva+mvb

a与b碰后,电荷重新分配,各带电荷量为q,b对桌面恰无压力,则有mg=Bqvb

a受力有重力2m、支持力FN和洛伦兹力Bqva,有2mg=FN+Bqva

整理①②③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a球对桌面的压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闪光照片示意图(部分),图中滑块的质量为0.14 kg,滑块的质量为0.22 kg,所用标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5 cm,每秒闪光10次,试根据图示回答:

(1)作用前后滑块动量的增量是多少?方向怎样?

(2)碰撞前后,的系统总动量是否守恒?

正确答案

解:从两滑块位置的变化可知,作用前是静止的,向右运动;作用后向右运动,向左运动,以向右为正。图中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为0.5 cm,碰前,物体在0.1 s内的位移为0.5×10 cm=0.05 m,碰后,物体向左移动,位移大小约为0.005 m。物体右移,位移为0.5×7 cm=0.035 m,所用时间皆为0.1 s。据速度公式得:

(1)m/s=0.5 m/s

m/s=-0.05 m/s

m/s=0.35 m/s

=(-0.14×0.05-0.14×0.5) kgm/s=-0.077 kgm/s,方向向左

(2)碰撞前总动量=0.14×0.5 kgm/s=0.07 kgm/s

碰撞后总动量=(-0.14×0.05+0.22×0.35) kgm/s=0.07 kgm/s

所以作用前后总动量守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3月29日,在 冰壶世锦赛上中国队以8:6战胜瑞典队,收获了第一个世锦赛冠军,队长王冰在最后一投中,将质量为19 kg的冰壶抛出,运动一段时间后以0.4 m/s的速度正碰静止的瑞典冰壶,然后中国队冰壶以0.1 m/s继续向前滑向大本营中心,若两冰壶质量相等。

(1)瑞典队冰壶获得的速度;

(2)试判断两冰壶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正确答案

(1)0.3m/s

(2)非弹性碰撞

下一知识点 : 反冲运动:火箭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碰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