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 = 1kg、长 = 4m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3m,小车上表面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 = 2kg的滑块(不计大小)以0= 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 0.2,取10m/s2

(1)求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

(2)要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求半圆轨道的半径的取值。

正确答案

解:(1)滑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1,滑块与小车相对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0=(+)1

代入数据解得1=4m/s

设滑块与小车的相对位移为,由系统能量守恒定律,有

μ1 =

代入数据解得1=3m

设与滑块相对静止时小车的位移为1,根据动能定理,有

μ1=

代入数据解得1=2m

11,说明小车与墙壁碰撞前滑块与小车已具有共同速度,且共速时小车与墙壁还未发生碰撞,故小车与碰壁碰撞时的速度即1=4m/s

(2)滑块将在小车上继续向右做初速度为1=4m/s,位移为2=1=1m的匀减速运动,然后滑上圆轨道的最低点P

若滑块恰能滑过圆的最高点,设滑至最高点的速度为,临界条件为=

根据动能定理,有2

①②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 0.24m

若滑块恰好滑至圆弧到达T点时就停止,则滑块也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

根据动能定理,有2

代入数据解得 = 0.6m

综上所述,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半圆轨道的半径必须满足≤0.24m或≥0.6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两个小球在一直线上发生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a球的质量ma=1kg,则b球的质量mb等于                  ㎏

正确答案

2.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490 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0 g的子弹以500 m/s的速度水平射入木块并嵌在其中,从子弹刚射入木块至与木块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它们的共同运动速度为10 m/s.木块增加的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J,子弹损失的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J,产生的内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J.

正确答案

24.5  1 249.5  1 225

木块增加的动能为:m2v22=×0.49×102 J="24.5" J,子弹损失的动能为:m1v02-m1v12=×0.01×(5002-102) J="1" 249.5 J,所以产生的内能为1 249.5 J-24.5 J="1225" 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小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mB、mC,且mA=mB=1.0kg,mC=2.0kg,其中B与C用一个轻弹簧拴接在一起,开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和B之间有少许塑胶炸药,A的左边有一个弹性挡板。现在引爆塑胶炸药,若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中有E=9.0J转化为A和B的动能,A和B分开后,A恰好在B、C之间的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追上B,并且与B发生碰撞后粘在一起。忽略小木块和弹性挡板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求:

(1)塑胶炸药爆炸后瞬间A与B的速度各为多大?

(2)在A追上B之前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A与B相碰以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解:(1)塑胶炸药爆炸瞬间取A和B为研究对象,假设爆炸后瞬间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mAvA+mBvB=0

爆炸产生的热量有9J转化为A、B的动能

代入数据解得vA=vB=3.0 m/s

(2)由于A在炸药爆炸后再次追上B的时候弹簧恰好第一次恢复到原长,则在A追上B之前弹簧已经有一次被压缩到最短(即弹性势能最大)。爆炸后取B、C和弹簧为研究系统,当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时B、C达到共速vBC,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为Ep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BvB=(mB+mC)vBC

由机械能守恒,得

代入数据得EP1=3.0 J

(3)设B、C之间的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B、C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B1和vC1,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mBvB=mBvB1+mCvC1

代入数据解得vB1=-1.0m/s,vC1=2.0m/s

A爆炸后先向左匀速运动,与弹性挡板碰撞以后速度大小不变,反向弹回。当A追上B,发生碰撞瞬间达到共速vAB,由动量守恒定律mAvA+mBvB1=(mA+mB)vAB

解得vAB=1.0m/s

当A、B、C三者达到共同速度vABC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EP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mB)vAB+mCvC1=(mA+mB+mC)vAB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EP2=0.5J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1年3月19日-3月27日,在丹麦的(Esbjerg)埃斯堡,举行了2011年世界女子冰壶世锦赛,参赛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喜获铜牌,如图为中国队员与丹麦队比赛的投掷冰壶的镜头。在某次投掷中,冰壶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对方的静止冰壶发生正碰,碰撞可认为是弹性碰撞。通过电子测速设备测得,碰后对方的冰壶以2 .00m/s的速度向前滑行。中国对的冰壶速度减小为0.01m/s,比赛中中国队使用的冰壶实测质量为19.0kg,由于制造工艺上的不足,若两冰壶质量有点偏差,你能否根据比赛的观测估算出丹麦队使用的冰壶的质量       kg(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8.8kg

根据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因为此碰撞属于弹性碰撞,所以,代入数据有:,解得冰壶的质量

故答案为:18.8k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车的质量M1="20" kg,车上的人质量M="50" kg,他们一起从光滑的斜坡上h="0.45" m的高处由静止开始向下滑行,并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如图16-4-7所示);此时质量M2="50" kg的B车正以速度v0="1.8" m/s沿光滑水平面向左迎面而来.为避免两车相撞,在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A车上的人跳到B车上.为使两车不会发生相撞,人跳离A车时,相对于地面的水平速度应该多大?(g取10 m/s2

图16-4-7

正确答案

4.8 m/s≥v≥3.8 m/s

A车和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速度设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M1+M)gh=(M1+M)v2,得v=="3" m/s.

情况一:设人以相对地面速度v′跳离A车后,A车以速度v1向右运动,此过程动量守恒,方程为(M1+M)v=M1v1+Mv′                                                       ①

人跳到B车上,设共同速度为v2

则Mv′-M2v0=(M+M2)v2                                                        ②

将已知量代入①②两式,可得210=20v1+50v′                                     ③

50v′-90=100v2                                                                ④

由③④两式可知50v′=210-20v1=90+100v2

显然,只有当v2≥v1时,A、B两车才不会相撞.

设v1=v2,根据上式即可求得v1=v2="1" m/s,v′≥3.8 m/s.

情况二:设人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跳离A车后,A车以速度v1′向左运动;人跳上B车后共同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方程组(M1+M)v=Mv″-M1v1′            ⑤

Mv″-M2v0=(M+M2)v2′                                                         ⑥

将已知量代入⑤⑥式,可得50v″=210+20v1′=90+100v2

只有v2′≥v1′时,A、B两车才不会相撞,因为v1′过大会导致M1反向滑上斜坡后,再滑下时v1′的大小大于v2′,此时仍会相撞.

设v1′=v2′由上式得v1′=v2′="1.5" m/s,v″≤4.8 m/s

综合得,要A、B车不发生相撞,人跳离A车时相对地面的速度v应满足4.8 m/s≥v≥3.8 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两滑块在同一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用闪光照相,闪光4次摄得的闪光照片如图16-1-7所示.已知闪光的时间间隔为Δt,而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 cm刻度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通过x=55 cm处,滑块B恰好通过x=70 cm处.问:

图16-1-7

(1)碰撞发生在何处?

(2)碰撞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多长时间?

正确答案

(1)x=60 cm处 (2)

(1)照相机闪光4次,而B滑块却只有两张照片,说明碰撞后,B静止,A被反弹,所以碰撞发生在x=60 cm处.

(2)碰撞后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闪光的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应为20 cm,而刚反弹后到下一次闪光却只有10 cm,说明碰撞发生在第一次碰撞后时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P高h,质量为m的小物块Q的大小不计,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是平板车速度的两倍,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m=4:1,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多大?

(2)平板车P的长度为多少?

(3)小物块Q落地时距小球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正确答案

(1) 

(2)              

(3)    

(1)小球由静止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

                          (1分)

小球与物块Q相撞时,没有能量损失,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二者交换速度,即小球静止下来,而           (1分)

Q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过程中,有

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                     (2分)

(2)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

     解得,                 (4分)

(3)小物块Q在平板车上滑行过程中,对地位移为s,则

  解得,          (2分)

平抛时间

水平距离                (1分)

Q落地点距小球的水平距离为      (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长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挡板,木板连同挡板的质量为M="4.0" kg,a、b间距离s="2.0" m.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1.0" 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v0="4.0" m/s 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挡板相碰.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a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正确答案

2.4 J

设木板和物块最后共同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M)v

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E=mv02-(m+M)v2

全过程由于摩擦生热而损失的机械能E1=μmg·2s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2=E-E1

代入数据得E2="2.4" 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3-5选做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2 m的木板,它的两端各有一块挡板,的质量为=5 kg,在的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其质量分别为=1 kg、=4 kg,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并且间夹有少许炸药,炸药爆炸使得=6 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不计一切摩擦,两滑块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就与挡板合成一体,爆炸与碰撞时间不计,求:

(1)当两滑块都与挡板碰撞后,板的速度多大?

(2)从爆炸开始到两个滑块都与挡板碰撞为止,板的位移多大?方向如何?

正确答案

解:炸药爆炸,滑块A与B分别获得向左和向右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可知,A的速度较大(A的质量小),A、B均做匀速运动,A先与挡板相碰合成一体(满足动量守恒)一起向左匀速运动,最终B也与挡板相碰合成一体(满足动量守恒),整个过程满足动量守恒

(1)整个过程A、B、C系统动量守恒,有:   

解得:

(2)炸药爆炸,A、B获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以向左为正方向,有:

 

 解得:,方向向右

然后A向左运动,与挡板相撞并合成一体,共同速度大小为,由动量守恒,有:

解得:

此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此后,设经过t2时间B与挡板相撞并合成一体,则有:

解得:t2=0.3 s

板C的总位移为:,方向向左

下一知识点 : 反冲运动:火箭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碰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