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宫城,东西4里……皇城,东西5里,115步……城市,总110区……以朱雀街为界,街东54坊及东市……街西54坊及西市。”

材料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到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布匹,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丝银帛交易之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罢瓦……内中瓦子莲花栅,牡丹栅……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广东佛山镇“……晨,街西坊工聚之……织造老板供给纺工棉花二斤,收回棉纺一斤”“织造各种布匹,工人共约五万人,工作需要紧急时,工人就大量增加。仅此地约二千五百家织布工场……远胜苏杭”。

——《手工业发展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描绘的是哪座城市?“市”和“坊”有何区别?(4分)

(2)材料二描绘的是哪座城市?同材料一相比有何新特点?(5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情况?通过材料三和前两段材料的描绘,你对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有何认识?(5分)

正确答案

(1)唐朝长安。“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为住宅区。

(2)北宋东京。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区域,出现了“瓦肆”。

(3)清朝。丝织业发展,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增加多。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但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的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只能缓慢发展。

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并理解三则材料的关系,通过读材料判断是讲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并通过其中的关键字词知道分别是唐朝的长安,宋朝的东京,及清朝的佛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战国时期尽管有许多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但商业仍较前代发达。试指出这些不利因素(6分),同时分析此时商业较前代发达的主要原因和积极意义(6分)。

正确答案

不利因素:诸侯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度量衡、货币、车轨等不统一;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6分)

发达原因:封建制度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分)

积极意义:商业发展,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商业发展中力量壮大的商人通过买田置地成为地主,增强了地主阶级的力量,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4分)

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市场和安定的社会环境,而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导致市场、货币、度量衡、车轨等的不统一阻碍了商品的流通和商业的发展。同时这个时候封建制度刚刚确立,各国为了保护封建经济,在政策上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发达的原因还是要从当时的时代特征考虑,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刚刚确立,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积极意义方面,封建制度刚刚建立的初期,商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应该还是从促进新生的生产关系发展这一角度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张:重农抑商。

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现象:社会消费结构呈畸形病态。

根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消极影响:造成生产资本短缺,不利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3)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农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玉之利(商业)百倍”……周国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国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政权。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禁百官置邸货鬻。

——《新唐书·德宗纪》

材料四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繁荣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所说“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现象: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力量增强,并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国家政治。原因:由于诸侯割据,劳动者人身较为自由,统治者无法加以控制;工商业利润丰厚,影响资本流向。

(2)汉高祖对商人实行压制、歧视政策(或重农抑商政策)。原因:当时经济凋敝,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害怕商人势力强大,操纵政治、经济,危害统治。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思想,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3)原因:为防止贵族、官僚与民争利。影响:百姓能够安心经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4)表现: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在城市中出现了“夜市”和娱乐场所“瓦子”;北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说明:宋代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大大超过唐代。

下一知识点 : 城市的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