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4.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这是因为

A因果联系是偶然的,把握因果联系常常会稍纵即逝

B科学只有寻因究果,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入

C自觉把握发展结果,就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

D原因结构先行后续,这是提高实践预见性的根本依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旨在正确把握因果联系的原因,选项要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选B,A项,说法本身错误,C说法太绝对,D说法本身错误

考查方向

因果联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材料旨在正确把握因果联系的原因,选项要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选B,A项,说法本身错误,C说法太绝对,D说法本身错误

易错点

因果联系的特征

知识点

联系的客观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0. 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回答20—21题。“澳大利亚兔灾”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人力才能改变

②事物的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确定的界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C

知识点

联系的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2.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优质木材桉树被引进美国后,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环境,成为废材说明联系的多样性,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性,也说明联系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③④符合题意。稳定的联系是存在的,因此①表述错误排除。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因此②表述错误。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排除本身错误选项,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其次需要把握材料的主旨和中心,材料中桉树由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说明了条件变了,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对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易错点

人们能够根据实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

知识点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下一知识点 : 联系的多样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联系的客观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3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