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气的化学性质
- 共19题
叶酸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42.甲的最简式为 ;丙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
43.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44.甲在一定条件下能单独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5.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1)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 。
(2)步骤I和IV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 。
(3)步骤IV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C7H7 NO2 ;羧基、氨基
解析
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7H7NO2;丙中官能团是氨基和羧基
考查方向
有机物最简式、官能团
解题思路
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丙中官能团是氨基和羧基
易错点
官能团的名称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官能团,属于基础性知识,题目较简单
正确答案
解析
a.该分子中C、N原子个数分别是7、5,所以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故正确;
b.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该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错误;
c.氨基能和酸反应、氯原子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该物质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正确;
d.该分子中含有N原子,不属于苯酚的同系物,故错误
考查方向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题思路
a.该分子中C、N原子个数分别是7、5;
b.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氨基能和酸反应、氯原子能和碱溶液反应;
d.该分子中含有N原子;
易错点
易错判该结构中含有苯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正确答案
解析
甲中氨基和羧基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方程式为:
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反应
解题思路
甲中氨基和羧基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易错点
聚合反应中的n易漏写
教师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学反应,根据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正确答案
(1)取代反应 (2)保护氨基 (3)
解析
反应I是取代反应、反应II是加成反应、反应III是氧化反应生成戊,醛基被氧化生成羧基,戊水解生成甲,
i.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ii.步骤 I和 IV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保护氨基
iii.IV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查方向
有机合成
解题思路
反应I是取代反应、反应II是加成反应、反应III是氧化反应生成戊,醛基被氧化生成羧基,戊水解生成甲
易错点
步骤 I和 IV在合成中的目的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合成,明确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断键和成键方式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做抗氧剂,故B错误;
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可做制冷剂,故C正确;
D.亚硝酸盐具有还原性,可做防腐剂,故D正确
考查方向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题思路
A.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
B.生石灰具有吸水性;
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D.亚硝酸盐具有还原性
易错点
C项:液氨用作制冷剂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知识点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38.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
(1)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目的是使______循环利用。
(2)向母液中 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
正确答案
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
解析
由于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溶液中含有较大浓度的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时,就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考查方向
纯碱工业
解题思路
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易错点
NaHCO3为沉淀形式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利用低温下NaHCO3溶解度较小而析出,题目不难
正确答案
(1) 2NH4Cl +Ca(OH)2→ CaCl2+ 2NH3↑+2H2O (2分) NH3 (1分)(2)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2分)
解析
(1)根据题中反应流程可知,过滤后得到的母液中含有氯化铵,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后,发生反应为:2NH4Cl +Ca(OH)2→ CaCl2+ 2NH3↑+2H2O,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可以在反应流程中循环利用
(2)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入的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析出氯化铵
考查方向
纯碱工业
解题思路
(1)根据流程可知,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加入石灰乳后可以生成氨气;
(2)根据氨水电离成铵根和氢氧根离子,增大铵根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来分析,溶液碱性增强,使碳酸氢钠转换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
易错点
母液中有利于NH4Cl析出的条件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侯氏制碱法的流程,注重对流程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俗称莫尔盐,可溶于水,在100℃~110℃时分解。在定量分析中常用作标定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等溶液的标准物质,还用于冶金、电镀等。
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莫尔盐晶体强热时的分解产物。
16.乙组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含有SO3(g)、SO2(g)及N2。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足量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含有S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15.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G D B C F ②吸收氨气并将溶液酸化,排除SO2的干扰 D中出现白色沉淀
解析
①要检验生成SO3(g)、SO2(g)及N2,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产生气体后,经过安全瓶后通过氯化钡溶液检验SO3,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用浓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氮气,所以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G、D、B、C、F;
②由于产生的气体中有氨气,所以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可以吸收氨气并防止产生亚硫酸钡沉淀,排除SO2的干扰,SO3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可以产生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所以装置D中足量盐酸的作用是 吸收氨气并将溶液酸化,排除SO2的干扰;含有SO3的实验现象是 D中有白色沉淀
考查方向
性质实验方案设计
解题思路
①要检验生成SO3(g)、SO2(g)及N2,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产生气体后,经过安全瓶后通过氯化钡溶液检验SO3,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用浓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氮气,据此答题;
②由于产生的气体中有氨气,所以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可以吸收氨气并防止产生亚硫酸钡沉淀,排除SO2的干扰,SO3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可以产生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
易错点
各连接装置的作用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综合性较强,难点是排列实验先后顺序,根据实验目的及物质的性质进行排列顺序,注意要排除其它因素干扰,题目难度中等
正确答案
溶液变红 NH3
解析
莫尔盐[(NH4)2Fe(SO4)2•6H2O]受热分解,分解时会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根据装置图可知,碱石灰可以吸收酸性气体,氨气遇到酚酞溶液会变红色,所以装置C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由此可知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NH3.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分解产生的酸性气体
考查方向
性质实验
解题思路
莫尔盐[(NH4)2Fe(SO4)2•6H2O]受热分解,分解时会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根据装置图可知,碱石灰可以吸收酸性气体,氨气遇到酚酞溶液会变红色
易错点
摩尔盐的分解产物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明确各部分装置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