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俄罗斯学者说:“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本质上的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此核心观点认为美国(  )

A面临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

B遭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威胁

C面临欧洲联盟成立后竞争的压力

D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利于世界和平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C苏联的解体

D德国的分裂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0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成员国首脑会议通过《巴黎宪章》,宣称:“欧洲的对立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欧洲已经从过去的遗产中解放出来了,人民的勇气、意志的力量和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中的思想威力,已经在欧洲打开了一个民主、和平和统一的新时期。”该《宪章》颁布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C欧洲联盟的正式建立

D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各项是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这些主题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A资本主义化

B现代化

C全球化

D殖民化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本《选择》月刊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的需求,对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最准确的解读是()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63年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但法国和中国拒绝签署。这一事件反映了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冷战格局的加剧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两格格局的形成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考验,而且发展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

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开始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这突出表

现了

A欧共体成员国间资本流通更自由 

B欧共体成员国的对外政策完全相同

 

C欧共体已成为国际经济格局中的一极

D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本学者山影进将战后日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分为“白搭车”型相互依存、“乘机”型相互依存、“摩擦内含”型相互依存三个阶段。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导致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影响了美日的经济战略和政策

C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D促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战中,反法西斯盟国的许多会议中都没有法国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此话反映出()

A法国大国地位的削弱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

D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