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共778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共体总部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形势“起了根本变化”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针对这种变化,欧洲走向联合,其标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材料二中图一、二、三各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并以此说明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二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到20世纪晚期是怎样进一步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现: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图一:日本经济重新崛起;图二:发展中国家作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图三: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增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3)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或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欧盟的成立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日本试图“入常”、俄罗斯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
(2)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
(3)认同说: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美、欧、俄、日、中等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不认同说: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的崛起必将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75年问,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 .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注:+为顺差 -为逆差
——摘自杨国昌《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据材料一、二,请回答
(1) 20世纪50 ——70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角度出发,谈谈你对上述变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组缓慢,西欧、日本经济增长较快。
(3)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政治上独立自主倾向加强了,它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两极格局受到严重冲击。
(4)经济发展对政治影响巨大,或经济发展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或经济格局多极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以财富论,人可以分为富人和穷人;国家可以分为富国和穷国。贫富差距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前,西欧并不是一个发达地区,而是一个不发达地区。在近代,这一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来自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地的刺激作用和利润以及对整块整块大陆的拓展和开发。因此今天,世界工业总产量的90%来自欧洲和由欧洲民族占据的地区。由于占多数的穷人大部分生活在北纬30度以南地区,这一全球的经济上的划分是纬度方向上的。这种以经济方式作出的全球的南北划分在许多方面比根据国界或意识形态集团作出的传统划分更有意义。世界不仅分成了富裕的北方和贫穷的南方,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1970年(表中数字表示世界总数的百分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请用15-19世纪中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以来西欧逐渐发达富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穷国”落后于“富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史实:思想上:西欧掀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倡导科学、民主、平等、自由。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运动,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经济方面: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使主义经济逐渐壮大,并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西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2)原因:穷国人口众多;文盲率高;工农业落后;科技不发达;存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概况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与它利益相近的国家,组成了“英镑集团”;为了与之抗衡,美国及其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组织了“美元集团”,法国也曾组织了“金本位集团”。
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材料二 1948年美国出口贸易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3,到1972年,下降到13.7%,而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占33.7%。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后各国为什么会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
(3)据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认识?
正确答案
(1)原因: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说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局部调整。
(2)关系:形成竞争关系和伙伴关系。原因:由于欧共体在许多领域已赶上或超过美国,另外在贸易上二者也是相互依存的。
(3)世界市场是一个互相竞争,又是彼此依存的经济体系。要想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扩充自身实力,并进行适时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力体系的转换做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现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除科学革命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3)指出导致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加快了欧洲联合的步伐。这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这一格局的还有哪些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美国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2)因素:政治革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济革命:工业革命。影响:20世纪初,欧美列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给被侵略和被奴役地区带来灾难和痛苦;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3)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着西欧国家安全;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4)影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力量: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中国的迅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