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共778题
欧洲联合的加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振兴的最主要历史意义是
[ ]
正确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苏东剧变②美、日、欧经济三足鼎立③第三世界日益壮大④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 ]
正确答案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
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⑤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 ]
正确答案
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 ]
正确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国对运往中国的一切货物实施许可证管制办法》:“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商务部在星期六(1950年12月2日)宣布今日午夜以后拟运出的货物均需要有许可证。在以前,许可证管制办法只适用于政府列为战略物资的货物。”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局法律顾问纳珊·奥斯特罗夫声称,目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公开好战态度”导致对“所有的东西”在运出以前都要“看一看”的新政策。
材料二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出于上述考虑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美国对华采取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史实说明中美关系变化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产生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策:经济上的封锁禁运。背景:①二战后“冷战”局面逐渐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方针,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派兵参战。
(2)变化:从遏制转变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②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西欧、日本的崛起对其产生冲击,需要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实现新的国际关系平衡。③孤立中国政策遭到失败。
(3)重大影响:日本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根据提示完成“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探究任务: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两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综合图力的强大。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
(2)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而;中国国际地位挺高;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3)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
学习贵在积累。小龙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专题时制作了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帮助小龙同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1)请把卡片_______A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卡片二,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卡片内容,指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处为北约。
(2)走向联合的欧洲、中国的振兴、日本的崛起、美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3)多极化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当 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2: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 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 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4: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材料5: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1,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
(2)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 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3)据材料3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
(4)据材料4,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5)据材料5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越南战争的影响;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
(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5)新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1)概括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20世纪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包括
①欧共体的建立②日本的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