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能
- 共2155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水平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与转台转轴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并计时,在t1时刻转速达到n,物块即将开始滑动.保持转速n不变,继续转动到t2时刻.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0~t1时间内,转速逐渐增加,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加,由动能定理可知,
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μmg=m
解得
v= ①
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过程
Wf=mv2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
Wf=mμgR,故AC错误,B正确;
D、在t1~t2时间内,物体的线速度不变,摩擦力只提供向心力,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摩擦力做功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写出各种场景中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动能定理表达式和符合的动力学规律:(半径为R高为h)
正确答案
解:各图中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分别为:
-2mgR=
mgR(1-cosθ)=
mgR=
在最高点有:mg-N=m
mgh=
mgh=
答:见上.
解析
解:各图中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分别为:
-2mgR=
mgR(1-cosθ)=
mgR=
在最高点有:mg-N=m
mgh=
mgh=
答:见上.
如图是一个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斜面和水平面,其连接B处用一个弯曲的圆弧连接,小球经过此处时机械能不损失,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从高为h的斜面上A点静止下滑,结果停止在水平面上的C点,设释放点到停止点的水平距离为s.
(1)求证:μ=;
(2)如果仅改变斜面的倾角或滑块的质量,水平距离s会变化吗?
(3)现在要使物体由C点沿原路回到A点时速度为零,那么必须给小球以多大的初速度?(设小球经过B点处无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正确答案
解:(1)物体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
斜面上摩擦力做的功为:Wf1=-μmgcosθ,
水平面上摩擦力做的功为:Wf2=-μmg(s-)
对物体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
mgh-μmgcosθ-μmg(s-
)=0
解得:μ=.
(2)根据(1)知水平位移与斜面的倾角或滑块的质量无关,故如果仅改变斜面的倾角或滑块的质量,水平距离s不会变化;
(3)上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不变;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Wf1+Wf2=0-mv02;
联立解得:v0=2;
答:(1)证明过程如解析;
(2)如果仅改变斜面的倾角或滑块的质量,水平距离s不会变化;
(3)给小球的初速度为2.
解析
解:(1)物体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
斜面上摩擦力做的功为:Wf1=-μmgcosθ,
水平面上摩擦力做的功为:Wf2=-μmg(s-)
对物体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
mgh-μmgcosθ-μmg(s-
)=0
解得:μ=.
(2)根据(1)知水平位移与斜面的倾角或滑块的质量无关,故如果仅改变斜面的倾角或滑块的质量,水平距离s不会变化;
(3)上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不变;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Wf1+Wf2=0-mv02;
联立解得:v0=2;
答:(1)证明过程如解析;
(2)如果仅改变斜面的倾角或滑块的质量,水平距离s不会变化;
(3)给小球的初速度为2.
(2015春•绍兴校级月考)某游乐场中一种玩具车的运动情况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所示,轨道ABCD位于竖直平面内,水平轨道AB与半圆弧轨道BC相切于B点;C与圆心O等高;最高点D处有一竖直弹性小挡板(如图中黑短线所示);质量m=10kg的小车Q(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点A;已知A点与B点相距L=40m(图中AB之间的虚线表示未画完整的水平轨道),竖直圆轨道的半径R=3m,圆弧光滑;小车在水平轨道AB间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恒为其重力的0.25倍.其它摩擦与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g取10m/s2)
(1)若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出发沿轨道AC运动,恰好能到达轨道的C点.求:恒力F的大小和此过程中小车速度最大时的位置.
(2)若小车用自带的电动机提供动力,电动机输出功率恒为P=50W,要使小车不脱离轨道,求发动机工作时间t需满足的条件(设经过所求的时间,小车还没到B点).
正确答案
解:(1)从A到C由动能定理可知F(L+R)-μmgL-mgR=0-0
当在运动方向上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在圆弧上的E点,E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2)设μ=0.25
不脱离轨道情景一:小车在圆弧上到达的最高点在C点之下.
临界:AC过程列动能定理Pt1-μmgL-mgR=0-0
得t1≤26s
此后,再从C点返回,在BA段上能通过的距离为xmgR=μmgx
的x=4R=12m<L
故不会从轨道左端滑出
不脱离轨道情景二:小车能上升到最高点D,碰挡板后再原路返回.
要到最高点D,需满足
A到D过程列动能定理得
临界t2≥35s
又因为返回后不能从左端A处掉下,工作时间t3必须满足Pt3≤2μmgL
得t3≤40s
故:为了使得小车不脱离轨道,发动机工作时间必须满足t1≤26s或者35s≤t2≤40s.
答:(1)恒力F的大小为2.3N,此过程中小车速度最大时的位置为在圆弧上与竖直夹角的正切值为.
(2)若小车用自带的电动机提供动力,电动机输出功率恒为P=50W,要使小车不脱离轨道,发动机工作时间t需满足的条件t1≤26s或者35s≤t2≤40s.
解析
解:(1)从A到C由动能定理可知F(L+R)-μmgL-mgR=0-0
当在运动方向上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在圆弧上的E点,E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2)设μ=0.25
不脱离轨道情景一:小车在圆弧上到达的最高点在C点之下.
临界:AC过程列动能定理Pt1-μmgL-mgR=0-0
得t1≤26s
此后,再从C点返回,在BA段上能通过的距离为xmgR=μmgx
的x=4R=12m<L
故不会从轨道左端滑出
不脱离轨道情景二:小车能上升到最高点D,碰挡板后再原路返回.
要到最高点D,需满足
A到D过程列动能定理得
临界t2≥35s
又因为返回后不能从左端A处掉下,工作时间t3必须满足Pt3≤2μmgL
得t3≤40s
故:为了使得小车不脱离轨道,发动机工作时间必须满足t1≤26s或者35s≤t2≤40s.
答:(1)恒力F的大小为2.3N,此过程中小车速度最大时的位置为在圆弧上与竖直夹角的正切值为.
(2)若小车用自带的电动机提供动力,电动机输出功率恒为P=50W,要使小车不脱离轨道,发动机工作时间t需满足的条件t1≤26s或者35s≤t2≤40s.
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甲乙质量为m,乙速为v,则甲速度为3v,
由动能表达式可得:
故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9倍.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