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 共13题
7.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政府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握手难”问题,是基于( )
①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要不断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②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泉和动力,要善于制造矛盾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3月7日,国际油价跌破50美元,相对于此前的高点已接近腰斩。面对油价“跳水”, 各种论点纷纷出现,各国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几家欢喜几家愁,是因为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0.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作为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中国公众的知晓率超过百分之九 十,其中关注最多的是 60 后和高学历的人士,而新生代 90 后对于参与这一活动的支持度最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理解和支持度呈现出不同的 形态,这说明(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知识水平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利于推动事物的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4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
材料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特定族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
材料二:推广普通话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A校为有力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学生在课堂发言、自习等学习场合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习用语。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在校园形成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氛围。
(1)针对材料一中的两种意见,你赞成哪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中的两种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A校所作规定体现的两种矛盾分析方法。
正确答案
(1)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①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方言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方言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异阻碍人们之间的交际、沟通和了解。③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促进经济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方言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②方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③方言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使用方言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受到的教育等不同,所以对使用普通话或者保护方言的态度不同。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或“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人们对普通话或者方言的不同态度正是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做出的选择。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对于使用普通话或者保护方言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推广使用普通话或者提倡保护方言应该做出既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又合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择。
(3)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正确解决矛盾。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
“(1) 本题要求学生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并针对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分析说明。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使用普通话和使用方言所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分析材料中两种观点,从中找出关键的语句来确定答题的所用的知识点。对于“推广普通话”,学生可从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方言不利于文化的传播;方言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异阻碍人们之间的交际、沟通和了解;推广普通话对经济政治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说明;对于“提倡方言”,学生可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方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方言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2)本题考查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谈谈对于同一事物不同人的认识有分歧的理解,应从认识有分歧的原因,影响,和启示三个方面回答。认识分歧的原因是: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受到的教育等不同,所以对使用普通话或者保护方言的态度不同。理论依据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另外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也是分歧的原因
启示我们应该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推广使用普通话或者提倡保护方言应该做出既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又合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择。
(3)本题要求从A校所作规定中发现两种矛盾分析方法。推广普通话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正确解决矛盾。推广普通话分不同的场合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综合考查文化传播的媒介,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正确价值观的标准,矛盾分析法
解题思路
1、首先审好设问,明确问题要求的知识范围,主体限定和设问方向。
2、其次调动知识,限定范围的知识针对性回答。
3、再次结合材料,逐条回答,分清条理,注意术语的运用
易错点
(1)相关文化知识运用不灵活不全面,
(2)把握不准问题要求的方向,
(3)只答原理不答方法论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