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9.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由a-t(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B由F-v(力-速度)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

C由F-x(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

D由ω-r(角速度-半径)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半径变化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5.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s,5~10s,10~15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AF1<F2B.F2>F3

BF1>F3D.F1=F3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0~5s,Gx-F1-f=ma,5~10s,Gx-F2-f=0,10~15s内F3+f-Gx=ma得F1<F2

考查方向

考查斜面上的牛顿第二定律,难度适中

解题思路

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三段过程

易错点

列方程时,加速度的方向为合力方向。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5.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和位置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下落的速度为负值,故C、D两图错误.

设小球原来距地面的高度为h.小球下落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2g(h﹣x),由数学知识可得,v﹣x图象应是开口向左的抛物线.

小球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过程,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解题思路

小球先自由下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地面碰撞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即匀减速直线运动,之后不断重复.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为g,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分析v与x的关系,再选择图象.

易错点

对于图象类型的选择题,采用判断法和排除法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准确率和解题速度.对于图象,往往根据物理规律得到解析式再分析图象的形状.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9.如图所示,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的物块在t=0时被无初速释放,此时开始受到一随时间变化规律为的水平力作用.分别表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物块的加速度、速度和重力势能变化量,下列图像能正确描述上述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物块在t=0时被无初速释放,由于F=kt,则开始过程,物块对墙壁的压力较小,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小于重力,物块加速下滑;后来,滑动摩擦力大于重力,物块减速下滑,直到速度为零,物块静止在墙壁上.最后摩擦力等于重力,所以A错;

 加速运动过程中:mg-f=ma,① 

又f=μF N =μF=μkt,得a=g- ,a随着t增大而减小,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v-t图象的斜率应减小.减速运动过程中:由于mg<f,

由①得知,随着t增大,a反向增大,物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

v-t图象的斜率应增大.故B错误,C正确;

物体下落时,做变加速运动,很显然,其高度变化不随时间线性变化,所以D错。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物体受变力时的动态过程分析。

解题思路

对物体的受力进行分析,结合变力,分析物体的运动的过程。

易错点

对运动过程分析错误。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牛顿第二定律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4 分

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 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球由A运动到C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m/s。

正确答案

9:7 ;2.1

解析

设AB=BC=x,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B段有:;BC段有:,联立得;根据平均速率公式可知两段的平均速率分别为: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5.s-t图像反映了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己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s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5s时两车速度相等

B甲车的速度为4m/s

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m/s2

D乙车的初位置在s0=80m处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本题目的斜率代表速度,因此t=5s时,仅仅是相遇,速度不等,A错。甲图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为4m/s正确。乙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10s时,速度为0.根据题意在t=5到10s这段时间内,所以在t=5s时的速度为8m/s,加速度为1.6m/s2,C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位移为80m,所以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

解题思路

看清图像表达的意思,知道图像斜率、面积的含义

易错点

本类题容易因为没看清图像的坐标等造成误判断

教师点评

注意题目中的隐藏信息,并且要结合图像类问题的处理技巧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甲在前2s内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2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4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为:,故AB错误;

CD、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乙在整个t=4s时间内一直沿正向运动,乙在4s时间内从-3m运动到+3m位置,故位移大小为6m,故C错误,D正确;

考查方向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

易错点

关键根据图象纵轴与横轴的函数关系,明确图线斜率、面积的物理含义.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位移、路程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质量为M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为s。耙地时,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倍,把所受阻力恒定,连接杆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保持不变。求:

(1)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

(2)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

(3)时间t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

正确答案

(1)  

(2)

(3)

解析

(1)拖拉机在时间t内匀加速前进s,根据位移公式

                                 ①

变形得                                  ②

(2)对拖拉机受到牵引力、支持力、重力、地面阻力和连杆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③

联立②③变形得       ④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连杆对耙的反作用力为

             ⑤

拖拉机对耙做的功:                ⑥

联立④⑤解得             ⑦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4 分

如图,宽为L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d=0.6m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h=1.2m,离地高H=2m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x。在障碍物以vo=4m/s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为使质点能穿过该孔,L的最大值为_______m;若L =0.6m,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m。(取g=10m/s2)

正确答案

0.8;0.8m≤x≤1m

解析

以障碍物为参考系,相当于质点以vo的初速度,向右平抛,当L最大时

从抛出点经过孔的左上边界飞到孔的右下边界时,L最大

;
从孔的左上边界飞入临界的x有最小值为0.8m

从孔的右下边界飞出时, x有最大值: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自由落体运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如下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0)的速度为,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① ② 

设乙车在时间t0的速度为,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同样有④ ⑤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则有⑦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l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以s为单位),迅速运动的速度为v(以m/s为单位),

则有

由①②式得    ③      

(2)设加速度大小为,则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所用的时间为t1,平均速度为v1,即为0.5t1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所用的时间为t2,平均速度为v2,即为0.5t2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v1变化到v2的时间为△t=,所以加速度a=,A正确。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轨道OA与水平轨道AB相切,它们与另一水平轨道CD在同一竖直面内,圆轨道OA的半径R=0.45m,水平轨道AB长S1=3m, OA与AB均光滑。一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A点时,静止在CD上的小车在F=1.6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启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当小车在CD上运动了S2=3.28m时速度υ=2.4m/s,此时滑块恰好落入小车中。已知小车质量M=0.2kg,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g=10m/s2)求

(1)恒力F的作用时间t。

(2)AB与CD的高度差h。

正确答案

(1)1s  (2)0.8m

解析

(1)设小车在恒力F作用下的位移为l,由动能定理得

F l − μMg s2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 μMg = Ma

由运动学公式得

l = a t2

联立以上三式,带入数据得

a = 4m/s2  t = = 1 s

(2)滑块由O滑至A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

mgR = A2

AB段运动时间为

t == 1s

故滑块离开B后平抛时间与小车撤掉恒力F后运动时间相同。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 Ma′

由运动学公式得

υ = a t − a′t′

由平抛规律得

h =g t′ 2

带入数据得:h = 0.8m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平抛运动动能定理的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热学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力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