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共5899题
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重复做了上百次实验。假设某次实验中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如图所示。让小球分别由A、B、C位置从静止滚下,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xl、x2、x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速度分别为vl、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由v=at可得,,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不是当时伽利略用来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A错误;
B、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故B错误;
C、由运动学公式可知,,得
,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向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及运动学规律可知,x1-x2>x2-x3,故D错误;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判断各项是否正确;同时判断该结论是否由伽利略用来证明匀变速运动的结论.
易错点
掌握伽利略用来证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知识点
装载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出境的运输工具,经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查验合格后方可装运,如发现( ),须经除害处理后,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签发《运输工具检疫处理证书》,准予装运。
A.运输工具破损
B.装有未申报的其他货物
C.一般生活害虫
D.危险性病虫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应激包括三阶段,发现这一现象并称之为一般适应综合症的是()
A.弗兰德斯
B.瑞安斯
C.赛里
D.特里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企业法人对外承担责任的范围是( )。
A.企业法人应以其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仟
B.企业法人应对其所有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C.企业法人应对其对外负债承担有限责任
D.企业法人应以其全部资产对其所有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法人独立责任与股东责任的区别 [解析]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作为经营组织是为了营利而参与经济活动,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也承担行使权利过程中产生的义务和风险。因此,法人与其他经济组织的重要区别就是法人独立承担财产责任,这是其独立人格的标志。 法人的独立责任与股东的有限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公司的独立责任必然决定着股东的有限责任,而股东的有限责任又当然意味着公司的独立责任。一般认为,法人的责任的独立性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法人责任与股东责任的独立。即法人只能以自己拥有的财产清偿债务,股东除缴纳出资外,对法人的债务不负责任,即使法人资不抵债时也不例外。 第二,法人责任与其工作人员责任的独立。 第三,法人责任与其他法人组织责任的独立。 对于法人的独立责任,《民法通则》第48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以企业所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以企业所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综上所述,法人承担责任的构架是:法人的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法人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法人对自己的债务则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责任,其实质是法人对自己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C是错误的。 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是法人成立时章程所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法人的资产则是指法人实际拥有的全部财产,在来源上,主要包括资本、法人对外负债以及法人的资产收益和经营收益。法人的独立责任是以法人实有的全部财产对其债务负责,法人资产才是法人对外承担责任的实际担保,因此,注册资本原则上与法人责任不相关。故选项A是错误的。 选项D“企业法人应以其全部资产对其所有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表述与选项B基本相同,但其“连带”的表述是错误的,连带责任的承担主体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法人作为一个主体只能以全部资产对其所有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D项也不应当选。
16. t=0时,A、B两小球从相距7m的两个位置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小球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前2秒内,B球速度为负值,即沿负方向运动,在后4秒内,B球速度为正值,即沿正方向运动,所以在前6秒内,B球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故A项错误;在第2秒末,B球速度为0,而A球速度为正值,两者之间距还要减小,所以此时AB两球不是相距最近,故B项错误;在前2秒内,B球速度在减小 ,在后4秒内,B球速度在增大,所以在前6秒内,B球不是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项错误;在第6秒末,从图象面积可得A球位移为9m,B球位移为3m,开始AB两球相距7m,相向运动,所以间距为d=7m-(9m-3m)=1m,故D项正确。所以选D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采用逐项分析的方法,
1、A项根据v 的正负判定运动方向的变化。
2、B项根据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判定。
3、C项根据速度绝对值的大小判定速度大小变化确定是否一直加速。
4、D项中根据面积确定两者位移再根据初始相距7m求出第6秒末,AB两球相距的距离。
易错点
1、A项中v 的正负表示方向。
2、C项中根据速度绝对值的大小判定速度大小变化,不能看代数值,因为速度正负表方向不表大小,这一点易错。
知识点
19.一水平传送带以v0的速度顺时针传送,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轻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若物块经传送带与斜面的连接处无能量损失,则
正确答案
解析
A选项,当,时物体在冲上斜面前,会先达到稳定速度,故错误。
B选项,假设物块能从传送带左端滑落,即物块在传送带左端的速度大于零,对物块从左端开始运动到再回到传送带左端使用动能定理:mvt2-0=mgμs-mgμL,因为物块在传送带上自左向右运动时,当物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物块与传送带之间没有摩擦力,摩擦力不再做功,故s<L,所以
mvt2=mgμs-mgμL≦0,这与物块在传送带左端的速度大于零的前提矛盾,故物块不可能从传送带左端滑落,B选项正确。
C选项,当物块滑上传送带前没有达到稳定速度时,根据动能定理:mvt2-0=mgμs-mgμL,这时s=L,即
mvt2-0=mgμs-mgμL=0,vt=0,物块刚好回到起点,速度为零。
D选项,当物块加速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物块与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物块也就不会再受到摩擦力,物块受合外力为零,物块会做匀速运动,故物块的最大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所以其机械能最大为,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1、考查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规律:物体经加速或减速的最终平衡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
2、考查传送带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的位移应该等于物体相对于地的位移,而不是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
3、考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运动学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1、首先判断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类型。
2、运用动能定理判断物体冲上斜面,再回到传送带上时,运动的最大距离。
3、清楚物体在传送带上的最终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
易错点
1、对摩擦力做功的位移是对地位移还是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不清楚。
2、对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规律不不清楚。
知识点
设集合,
,则
正确答案
19. 如图所示为用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研究某汽车刹车过程得到位移一速度图象,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运动,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A、由于汽车刹车过程为匀加速过程,因此v2=2ax,解得:,故A错误;
B、减速经历的时间为:,故B正确;
C、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解得:
,故C错误;
D、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解得:,故D正确;
故选:BD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解题思路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图象可知,初速度为10m/s,减速到零通过的位移为10m,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得加速度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得减速所需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判断速度和位移.
易错点
能从图象中找出初速度和减速到零通过的位移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有( )。
A.非调整事项的内容
B.非调整事项可能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C.非调整事项可能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D.非调整事项无法估计上述影响的原因
E.非调整事项在报告年度以后可能的调整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内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作出估计,应当说明无法估计的理由。
5. 如图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由速度图象知在1~3s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0.8+mgsinθ﹣μmgcosθ=ma, 由v﹣t图象可知,加速度:a=0.4m/s2.
在3~4s时间内,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得: μmgcosθ-mgsinθ=0.4N, 解得:m=1kg,μ=0.8,故A正确,B错误;
C、由v﹣t图象可知,0~1s时间内,物块静止,力F不做功,1~3s时间内,力F=0.8N, 物块的位移S=×0.4×22m=0.8m,0~3s内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故C错误
D、0~3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μmgcosθ•x=0.8×1×10×cos37°×0.8=5.12J,故D正确. 故选:AD
考查方向
动能定理的应用;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解题思路
由F﹣t图象求出力的大小,由v﹣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平衡条件与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物块的质量与动摩擦因数;
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块的位移,由功的计算公式求出功,由功率公式可以求出功率.
易错点
不会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知识点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8.有一系列斜面,倾角各不相同,它们的底端都在O点,如图所示。有一系列完全相同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这些斜面上的A、B、C、D……点同时由静止释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选项,当滑块到达O点的速率相同时,根据动能定理:mv2=mgh,滑块的高度相同,即都在同一水平线上,A选项正确,B错误。
C选项,滑块到达O点的时间相同时,根据匀加速运动公式x=gsinθt2(x表示A、B、C、D……各点到圆心的距离),因为时间相同,设
gt2=A,所以x=Asinθ,由几何知识可知,A、B、C、D……各点在,以(0,
A)为圆心,
A为半径的圆上,故C选项正确。
D选项,斜面与这些滑块间有相同的动摩擦因数时,各滑块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物体客服摩擦力做功相等,即W=fx=mgxcosθ,xcosθ相等,又因为xcosθ表示斜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所以A、B、C、D……各点水平面的投影长度,故在同一竖直线上,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1、考查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的物理模型。
2、考查动能定理。
3、考查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解题思路
1、当滑块到达O点的速率相同时,根据动能定理判断滑块是否在同一高度上。
2、根据匀加速运动公式计算出A、B、C、D……各点到圆心的距离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再根据几何知识判断A、B、C、D……各点的位置关系。
3、根据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公式计算出位移与倾角的关系。
易错点
对物理公式对应几何关系时不清楚。
知识点
11.某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路段如图所示,情景简化:轿车从出口A进入匝道,先匀减速直线通过下坡路段至B点(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再匀速率通过水平圆弧路段至C点,最后从C点沿平直路段匀减速到D点停下。已知轿车在A点的速度v0=72km/h,AB长L1=l50m;BC为四分之一水平圆弧段,限速(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v=36 km/h,轮胎与BC段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CD段为平直路段长L2=50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
(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v =36 km/h,求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
(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求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
(3)轿车A点到D点全程的最短时间。
正确答案
(1)(2)20m(3)23.14s
解析
对AB段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解得
(2)汽车在BC段做圆周运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为了确保安全,则须满足
解得:,即:Rmin=20m
(3)设AB段时间为t1,BC段时间为t2,CD段时间为t3,全程所用最短时间为t
解得: (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v=36km/h,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
(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为20cm;
(3)轿车A点到D点全程的最短时间为23.14 s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轿车在AB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位移和末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求解加速度;轿车在BC段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所需要的向心力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据此列式求解半径R的最小值;分三段,分别由运动学公式求解时间,即可得到总时间.
易错点
由,
,分析可知,当汽车受到的向心力达到最大时,汽车转弯半径最小.
知识点
一平板车静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放一质量m=5kg的物体.平板车
质量M=10kg,总长度L=1.5m,上表面离地高度h=1.25m,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0.2.物体可看成质点,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空气阻力可忽略,
重力加速度g=10m/s2.现在平板车上施加一水平向右F=60N的拉力,求
25.物体刚脱离小车时的速度;
26.当物体落地时,距离平板车左端的水平距离.
正确答案
解析
对M:
解得:
对m:
得:
m脱离的速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用隔离法对物体和平板车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结合位移之差等于L求出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刚脱离小车时的速度;
易错点
当物体离开小车时,物体做平抛运动,落地时距离平板车左端的水平距离是小车位移与物体水平位移之差。
正确答案
解析
物体m脱离M后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对M:
得:
m脱离时M的速度为
小车位移
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离开平板车后的加速度大小,结合物块的速度求出水平位移,根据平板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通过位移之差求出当物体落地时距离平板车左端的水平距离。
易错点
当物体离开小车时,物体做平抛运动,落地时距离平板车左端的水平距离是小车位移与物体水平位移之差。
20.如图,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斜面a、b、c,底边长分别为L、L、2L,高度分别为2h、h、h。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物块沿斜面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述可能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设任一斜面的倾角为α,斜面的长度为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α﹣μmgcosα=ma,得 a=gsinα﹣μgcosα,则可能有aa>ab>ac.故A正确.
B、由S=得 t=
,则可能有 tc>ta>tb.故B正确.
C、对物体在任一斜面上滑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Ssinα﹣μmgcosα•S=Ek,式中Ssinα等于斜面的高度,Scosα等于斜面底边的长度.
则 Eka=mg•2h﹣μmgL=2mgh﹣μmgL,Ekb=mgh﹣μmgL,Ekc=mgh﹣μmg•2L=mgh﹣2μmgL,由数学知识可知,不可能有:Eka=2Ekb=4Ekc.故C错误.
D、根据功能关系知,物块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则有△ E=μmgcosα•S,Scosα等于斜面底边的长度.因此有△ Ec=2μmgL,△ Eb=μmgL,△ Ea=μmgL,所以△ Ec=2△ Eb=2△ Ea.故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物块的加速度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运动时间由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可根据动能定理分析物体到达底端时动能关系.比较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由功能关系分析损失的机械能关系.
易错点
本题求克服摩擦力做功可推得一个重要的结论:物体从斜面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沿水平面滑动与斜面底端相同距离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