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共5899题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物理学史可判断A、B正确。
知识点
20.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 始下落,运动中两物体所受阻力的特点不同,其v-t图象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选项,加速度就是v-t图像的斜率,t0时刻甲物体的斜率大于乙物体,故正确。B选项,t0时刻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t0时刻甲物体所受阻力大于乙,故错误。C选项,0~t0时间内,甲、乙两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有关,v-t图像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就是位移,故甲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小于乙,则错误。D选项,0~t0时间内,0~t0时间内,由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相等,甲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小于乙,故甲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比乙的少,故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1、考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F合=ma,以及力的合成。
2、功能关系。
3、考查运动图像v-t,及v-t图像的斜率的含义。
图像类题型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做图像类习题的一般步骤:
①“一看”横纵坐标,明确图像的类型
②“二看”图像趋势,是增大还是减小
③“三看”斜率、截距,理解斜率的意义、代表什么物理量、或者根据公式求得斜率的公式从而分析相关物理量,考图像斜率是高考考得最多的。
解题思路
1、理解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F合=ma合外力与加速度呈正比,方向相同。
2、明确甲的加速度不变,乙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则甲的阻力不变,乙所受阻力逐渐变大。
3、看懂v-t图像斜率的含义:v-t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
易错点
对v-t图的认识不够彻底。
知识点
2.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根据图象可知,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据加速度时间图象知道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据图象可知,当t=4s时,两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即该时刻两辆车的速度相等;在4秒前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所以乙车在甲车的前方,所以两车逐渐远离,当t=4s时,两车速度相等即相距最远,故BD错误;
C、在t=2s时乙车速度为,甲车速度为v甲=1.5×2=3m/s,故C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图象可知,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时间图象知道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然后据甲乙物体的速度关系判断选项.
易错点
容易思维定式的影响,将a-t图象看做v-t图象
知识点
4. 一个质量为l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假如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该过程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g=l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由图知,小球上升的位移 x=24m,用时 t1=2s,平均速度 =
=12m/s.由
=
=
得初速度 v0=24m/s.故A错误.
B、上升时加速度大小为 a1==
=1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1;解得空气阻力的大小 f=2N
对于下落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2;解得 a2=8m/s2;则 a1:a2=3:2
根据位移公式x=,及上升和下落的位移大小相等,可知上升和下落的时间之比为 t1:t2=
:
=
:
.故B错误.
C、由上可得下落时间 t2=s,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速度为 v=a2t2=8
m/s
所受合力 F合=mg﹣f=8N,此时合力的功率为 P=64W.故C正确.
D、小球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相等,由功能原理知,球上升过程的机械能损失等于下降过程的机械能损失.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图象读出上升过程的位移和时间,求得平均速度,由公式=
求解初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上升时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空气阻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下落时的加速度,即可由位移公式求上升和下落时间之比.由公式P=Fv求合力的瞬时功率.由功能关系分析上升和下落机械能损失的关系.
易错点
机械能的损失与除重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关系
知识点
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考察物理学的发展史,选ACD。
知识点
4.质量为m=20 kg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则 ( )
正确答案
解析
A选项,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合外力ma1=F+f,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合外力ma2=F-f,联立可得F= ( ma1+ma2),由图可知a1=5m/s2,a2=1m/s2,得F=60N,f=40N故错误。
B选项,物体在4 s时拉力的瞬时功率P=Fv,带入数据得P=120W,故选项B正确。
C选项,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拉力做负功WF1=-FS1=-60N×10m=-600J,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拉力做正功WF2=FS2=60N×2m=120J,故4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WF= WF1+WF2=-480 J,故错误。
D选项,4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S1+S2)=40N×12m=480J,故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首先根据图像斜率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2、分析物体在两个阶段的受力情况,再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求出拉力F大小。3、根据瞬时功率公式P=Fv求拉力做功功率。4、根据力做功的基本公式W=Fx求解拉力和摩擦力做功的大小。
易错点
1、在计算拉力在4s内做功时容易忽略拉力做功的正负问题。2、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的含义理解不到位。
知识点
4.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B、C运动到D点,其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A点的斜率大于C点的斜率,即粒子在A点的电场力大于C点的电场力,由,可知,.A处的电场强度大于C处的电场强度,故A正确;
B.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看出,带正电的粒子的加速度在B点与在D点的加速度为零,由于粒子带正电,从图中可以看出粒子从A到B粒子的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粒子的电势能增大,粒子应向高电势运动,从B到D粒子速度又增大,则动能增大,粒子的电势能减小,粒子应向电势低的地方运动,故B、D两点电场强度为零,但B点的电势高于D的电势,故B错误;
C. C.粒子在A处的速度大于C处的速度,所以粒子在A处的动能大于在C处的动能,粒子从A运动到C处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所以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小于在C处的电势能,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粒子在A处与D处的速度大小相等,由动能定理可知,粒子从A到D电场力不做功
故A与D两点电势相等,粒子从B经C到D,电场力做正功,粒子电势能减小,而粒子带正电,所以B、D两点的电势差大于A、C两点的电势差,故D错误;故本题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图象可以看出,粒子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得出受到的电场力不恒定,由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有图线斜率代表加速度,有牛顿第二定律得知电场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由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少后增加,势能增加后减小,所以可判断出粒子的电势能大小变化情况。
易错点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的物理含义,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之间的变化关系。
知识点
2.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2所示。g取10m/s2,平板车足够长,则物块运动的v-t图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有车先以
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以的加速度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物体与车的动摩擦因数可知,物体与车的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为
根据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则有:当时,物体的速度为
车的速度大于物体,因此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动力,物体还要加速,当达到8s时,物体的速度与车的速度相等, ,在8s以后,车处于减速阶段,由于车减速的加速度值大于物体的加速值,此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阻力,物体一直减速到速度为0,其加速度为
,则物体减速到0的时间为
,即物体在16s末减速到0,故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由车的图象求出车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物体最初速度小于车的速度,所以物体先加速,当物体的速度与车的速度相等时,比较物体的加速度与车的加速度,由于速度相等时,车处于减速阶段且车的加速度大于物体的加速度,所以车减速的快,从速度达到相等时刻起,物体就做减速运动至到速度减速为0,求出其减速的时间,结合图象判断解答。
易错点
关键分析出物体的速度与车的速度何时相等时,速度相等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如何,从而准确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
20.如图,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v2> v1)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可能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物块滑上传送带,由于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能会滑动另一端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另一端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故A正确;
BCD、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物块可能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故BD错误,C正确;故选:A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结合摩擦力的方向,得出物块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两种可能:1、滑到另一端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易错点
根据物体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关键。
知识点
20.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
正确答案
解析
选项A,2t0末,物体的速度为应该为3/2a0t0故A错误。
选项B,0~t0内的平均速度由知,为a0t0/2正确。选项C,t0~2t0内的位移由下图v-t图像知道大于5a0t02/4,则C正确。选项D,由v-t图像知道全过程位移应该大于7a0t02/4,但小于a0t02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t图像与a轴和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是此时的速度大小。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为变化位移除以时间或。通过a-t图像画出v-t图像,通过v-t图像判定位移。
易错点
对a-t图的认识不够彻底。
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