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共31085题
反应mA(g)+nB(g)pC(g)+qD(g),经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的浓度减少了amol/L,同时C的浓度增加了2a/3mol/L,又测得平均反应速率v(C)=2v(B)。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那么该反应可表示为()
正确答案
一定温度下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正确答案
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A和2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Δ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C为1.6mol。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对反应A+3B2C来说,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正确答案
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200℃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Ⅱ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转复长QT期间所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最适宜药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因心肌细胞传导缓慢、心室复极不一致引起。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严重的心肌缺血或其他心肌病变、使用延长心肌复极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胺碘酮等)以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用药:(1)静脉补钾和补镁(2)异丙肾上腺素(3)利多卡因、苯妥英钠,要选最佳药物,那就是硫酸镁。
男,45岁。畏寒、乏力、性欲减低1年。2年前曾因脑部肿瘤行放射治疗。多次因低血压、低血钠入院,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治疗可好转。査体:T36℃,卧位BP 120/70mmHg,心率90次/分,坐位BP 100/60mmHg,心率110次/分。皮肤黏膜干燥,阴毛、腋毛稀疏,睾丸小。实验室检査:Hb 103g/L,血细胞比容30%,血清尿素氮4mmol/L, 血肌酐88.4μmol/L, 血钠123mmol/L, 血钾3.9mmol/L,血浆渗透压264mmol/L,尿渗透压354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腺垂体功能减退是以垂体的靶腺即性腺、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继发性功能减退为表现。
最有助于诊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的体征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二尖瓣狭窄的体征:(1)心音:①心尖区舒张期、中晚期隆隆样杂音是二狭的最重要体征,局限不传导;②S1亢进和开瓣音;③P2亢进,严重时在肺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早期的(Graham-Steell杂音)。(2)二尖瓣面容:颧红唇绀。(3)梨形心:心界扩大心腰膨出。晚期出现右心衰体征。
“舌尖效应”描述的是人在记忆信息( )时所发生的障碍。
A.登记
B.编码
C.储存
D.提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明明知道而当时又回忆不起来的现象叫做“舌尖效应”,是提取信息时可能会发生的困难。
男,47岁。因腹痛4小时于急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给予禁食、补液及抗感染治疗。2天后患者逐渐感觉气短。査体:T 38.3℃,R 31次/分,BP 110/75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6次/分,P2<A2,未闻及杂音及附加音。腹部压痛(+)。经皮氧饱和度监测示SpO<sub>2</sub>由95% 逐渐下降至88%,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短、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降低,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影响骨折愈合的最重要因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包括年龄和健康情况;2.局部因素:骨折部的血液供应不好,这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比如胫骨骨折。
男,24岁,手背部刀伤,创口出血不止。现场急救处理最简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局部加压包扎。一般小动脉和静脉损伤出血均可用此法止血。
腰麻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尿潴留治疗原则:1.导尿: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尿潴留短时间不能解除者,最好放慢导尿管持续引流,l周左右拔除。2.膀胱穿刺造瘘:不能插入导尿管者,用此法解除尿路梗阻。解析:一看腰麻就慌了。不用慌,解题关键在看能不能插入导尿管,看尿道有没有梗阻或者断裂。腰麻后,尿道肯定没有梗阻或断裂吧。所以选导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