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对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适用于(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成本―费用”分析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例,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使用财政资金。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项目规模评估中效益成本评比法的具体方法有( )。

A.净现值比较法
B.盈亏平衡点比较法
C.运营成本比较法
D.最低成本分析法
E.费用效率分析法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效益成本评比法主要是将各方案的经济效益或成本进行比较,选取经济效益最高或成本最低的方案。这类评比的具体方法有盈亏平衡点比较法、净现值比较法和最低成本分析法。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最低费用选择法起源于( ),是对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补充。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印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最低费用选择法起源于美国,是对“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补充。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对于国防投资支出,我们通常采用( )分析方

A.成本-效益
B.最低费用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效用最大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对于国防投资支出,我们通常采用最低费用分析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考核国防支出的效益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投入产出分析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考核国防支出的效益采用最低费用选择法。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最低费用选择法起源于( )。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英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最低费用选择法起源于美国,是对“成本一效益”分析法的补充。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时,下面财政支出项目中,适合采用最低费用选择法的有( )。

A.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
B.高速公路的建设
C.军事设施的建设
D.文化支出
E.卫生防疫支出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采用总费用法计算索赔费用时,正确的条件是()。

A.该方法不必出具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全部费用的合理性
B.承包商应采用低价中标策略的报价
C.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索赔事件应是单一的
D.该方法只有在难以分项计算费用时才使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田李两家是邻居,田某一家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某日突降大雨,田家搭建的小厨房有倒塌的危险。李某和妻子帮田家修理房子,期间李某不慎摔伤,田某回来后登门道谢,但李某要求田家支付修理材料费3 000元,医疗费2 000元。田某不同意,李某遂到法院起诉。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判决由田某承担李某的医药费和材料费5 000元。根据案情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的过程中把最高法院的《意见》视为大前提
B.本题中的司法解释是对法律条文的扩充解释
C.在思考本案中田某是否应承担2 000元医疗费时,本案法官进行了事实判断
D.本案法官在判案时首先适用的是法律规则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本题是涉及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适用的综合试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根据此条的规定,本案李某的行为应当属于无因管理。问题在于李某受伤花费的医药费是否属于支付的必要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2: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最高人民法院之所以把“必要费用”解释为:6J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是因为考虑到如此解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无因管理制度本身就是鼓励人们帮助他人,如果服务人或者管理人因为帮助别人的行为而造成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自认倒霉的话,将不利于鼓励人们互帮互助,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符合立法本意,这里采取了扩充解释的方式。B应选。
法官在本案裁判过程中采用的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在结构上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法官寻找案件适用的法律条文的过程就是寻找大前提的过程。A应选。
价值判断是指某一特定的客体对特定的主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判.断。事实判断,在法学上是用来指称对客观存在的法律原则、规则、制度等所进行的客观分析和判断。价值判断以主体为尺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事实判断以现存的法律制度为判断的取向,应当排除情绪、情感、态度等主观性因素对认识问题的介入。本题中法官在判断田某是否应当承担医药费的问题时,考虑到了法律和司法解释如此规定是为了鼓励一种社会互助的行为,判决田某承担医药费于社会有益,符合立法本意,而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法律原则、规则、制度等所进行的客观分析和判断。因此,法官的判断属价值判断,C不选。
D项涉及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法律规则的规定具体明确,法律原则比较抽象、笼统,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法律规则以“全有或全无”方式应用于个案,如果一条法律规则对某一问题的规定是具体的确定的,那么必须首先适用该规则。法律原则的适用则由法官根据具体的情况去判断如何适用。本案中《民法通则》及最高法院《(民通>意见》对案件涉及的事实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应首先适用法律规则。D应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假设,上述的财务数据除了司机工资、外汇汇率和油价外,不存在价格扭曲现象。进口车影子工资调整系数为1.1(国产车为1),影子汇率调整系数为1.08。进口油价到岸价为0.25美元/升,关税税率为 22%,增值税率为17%,国内运费0.15元人民币/升,汽油进口公司代理费费率2%。从财务角度和国民经济角度,对两方案进行评价(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社会折现率为10%,项目基准收益率为10%)。

正确答案

财务评价的过程:
第一步,计算油价的影子价格:
0.25×8.3×1.08+0.15+0.25×8.3×2%=2.433(元/升)
第二步,计算进口车购车费用现金流量(即还本付息):
由于有出口国政府的35%赠款,实际购车费用为车价的65%,即3.9万美元。而且,这部分费用得到出口国政府的全额出口信贷,利息照付,5年还本,宽限期一年,利率5%,计算过程如表1-12所示。
第三步,计算其他基础数据(表1-13)。
               第四步,评价。
1.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费用现金流量表,如表1-14所示。
  

  分别以进口汽车和国产汽车各自的合计费用现金流量,按i=10%计算得出:
  PCA=1159712.64元
  PCB=827135.16元
  因两种汽车的年行驶里程(产量)不同,用最低价格法:
  

  显然,从财务评价的角度,选择国产汽车更经济。
  2.国民经济评价:
  表1-15是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流量。
                    
 
  按折现率10%,计算出国民经济费用的现值为:
  PCA=873423.68元
  PCB=720595.08元
  因两种汽车的年行驶里程(产量)不同,用最低价格法:

  显然,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选择进口汽车更经济。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是以社会折现率或财务基准收益率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等额费用,并进行比较,以年费用较低的方案为优的方法。

A.费用现值比较法
B.等额年费用比较法
C.最低价格比较法
D.费用分析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一定时期内,同类项目产量最高和最低两个时期的成本数据为样本,通过求出单位变动成本来推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属于分解方法中的( )。

A.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
B.费用分解法
C.高低点法
D.回归分析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高低点法是一种经验法,即以一定时期内,同类项目产量最高和最低两个时期的成本数据为样本,通过求出单位变动成本来推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
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
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析] 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由此可知,选项A的说法正确;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差异的类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费用)、差异的大小、差异的原因、差异的时间(如季节性变动引起的非常性差异)等。因此,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由此可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注意:教材中的“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贯性”是针对前后期之间而言的,并不是针对“同一会计期间”而言的);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由此可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属于应该调整存货成本的,并不结转计入相应的“存货”类账户,而是保留在成本差异账户中,与下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同计算。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有关融资租赁业务中,承租人在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表述正确的有( )。

A.以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B.以合同规定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C.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D.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E.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的折现率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不一定是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为20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2,最低食物费用为120元,恩格尔系数为0.6,当地平均工资为900元,a为工资调整数额(元),则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

A.150+a
B.200+a
C.240+a
D.400+a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专业知识与实务 >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