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日本2011年3月11日地震位置图,回答1~2题

(4)说明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并分析日本此次地震危害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日本核电站较多的原因;此次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其事故引发了核污水的排放,试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该环境问题对我国东部海域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4)、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地壳活动;震级大;震中距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引发海啸。

(5)、日本常规能源缺乏;经济发达需要能源多(能源市场广大);技术发达;核电站建设适应性强。此污水排放对我国东部海域影响小,地震发生时东亚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不会形成流向我国的季风洋流;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污水随洋流经长距离的稀释和扩散,才到达我国的东部海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影响严重的登陆台风次数(1949~2000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东部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甲乙两省区,台风灾害灾情更严重的省区,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沿海多,内陆少;南部多,北部少(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原因:东南沿海靠近台风主要发源地西北太平洋;台风从东南沿海向内陆移动过程中,由于受陆地地形及摩擦力的作用,台风势力减弱。

(2)乙省区。理由:乙省区海岸线更长;台风登陆次数更多,影响范围更广;其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答出3点即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是加强台风预报和监测,我国应该与下列哪些国家加强交流

①美国②日本③印度尼西亚④英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遇到下列哪些自然灾害时,要“人往高处走”

①地震②泥石流③洪水④台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

A大型水库蓄水   

B人为产生的环境污染  

C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  

D对地表植被的长期破坏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在平原地区多发的是()

A干旱

B滑坡

C洪涝

D泥石流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洪水和雨涝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严重影响了南亚和东南亚的旅游业。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尽量少到东南亚和南亚旅游

B自然灾害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C自然灾害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D要完善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寒潮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交通受阻,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B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冬季危害最大

C青藏高原首当其冲,受寒潮危害最大

D南方远离寒潮源地,不会受到影响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科研小组作自然环境调查,5月从济南出发,6月中旬到达南京,7月中旬到达武汉,圣诞节到贵阳,元旦抵昆明。起点以出发时间为准,其他按到达时间,各地的天气特征依次为(  )

A温湿、伏旱、伏旱、干冷、干热

B春旱、梅雨、伏旱、冷湿、晴暖

C干热、梅雨、伏旱、干冷、热湿

D干冷、晴暖、梅雨、暖湿、热湿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自然灾害中防灾、救灾的首要防救对象是()

A人类

B财产

C自然环境

D环境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新网哈尔滨8月15日电,截至2013年8月15日8时统计,5月中旬以来黑龙江省因洪涝、风雹灾害共造成453.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人民币。相关部门在分析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质调配的最佳应用技术是()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蝗灾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因为()

A现代农业并没有把灭蝗作为一项常规任务来抓

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程度不断提高

C全球变暖的影响

D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相差不大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中国的自然灾害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