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停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万里找邓小平说:“安徽一些农村已经搞了包产到户,怎么办?”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这让万里吃了定心丸。当时万里担心的是包产到户

[ ]

A逆潮流

B悖路线

C不科学

D违民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历经多次调整,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B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支配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自主经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农村改革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B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正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C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D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包括

①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改变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④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 ]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分别体现了两人哪方面的成就

[ ]

A解放思想、杂交水稻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

C改革开放、勤俭节约

D一国两制、转基因技术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