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共1907题
1
题型:
单选题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能把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分别体现了两人哪方面的成就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哪项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和美国也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对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单一集中管理模式②分配上克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③有利于解放生产力④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