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这次会议是中共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一学校的历史兴趣小组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要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是

[ ]

A思想解放的历程

B重返联合国的风雨

C世贸组织的接纳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建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

[ ]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基本变化”不包括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八大的基础上又有新认识,表现在提出

[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