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词汇频率能反映时代特点,下列词汇中能体现我国1978年以来时代特点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反右派、整风运动、大跃进

B一边倒、阶级敌人、反革命、三个代表

C三大改造、红卫兵、特区、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特区、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A开展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

C“大跃进”鼓干劲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D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A单一的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C非公有制经济为主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最早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党的(  )

A十—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下列关于80年代改革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逐步废除

B外交上由中苏为主的双边外交向多边外交转变

C城市也进行了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的改革

D邓小平着手对党和国家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进行改革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重点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同时调整一些基础工业品的价格。材料表明当时价格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挥市场在产品价格调控中的积极作用

C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D改变以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象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说过:“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C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肯定

D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