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下分析其原因的表述中,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农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

B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C农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

D农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生产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8年,安徽省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为抗旱救灾,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没料到,这种应急措施竟然是中国农村的一声春雷。“春雷”是指

A成功抵御了自然灾害的侵袭

B改变了农民贫困的局面

C促成了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形式

D促进了乡镇企业的成长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D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大中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开放城市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B它体现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

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体现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

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

依据应该是

A会议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这次会议形成了中共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会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D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重大贡献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