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石油和煤都是重要的化石能源,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混合物

B都含有氧元素

C资源充足,可以任意使用

D大部分物质相同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石油和煤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石油和煤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都含有少量的氧化素,故B正确;

C.石油和煤都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故C错误;

D.石油主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煤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B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D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煤干馏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对煤加强热使煤分解,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故A正确;

B.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B错误;

C.乙醇可生成乙酸,进而进一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从而具有香味,故C正确;

D.丙烷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一种清洁燃料,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B聚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C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均属化学变化

D酒精燃烧的过程属于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化合物,料酒中含有乙醇,醋中含有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有香味,但乙酸乙酯属于酯类不属于油脂,故A错误.

B、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必须含有不饱和键,聚乙烯中不含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B错误.

C、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通过石油的裂化、裂解可以得到小分子化合物,所以石油的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酒精燃烧会发光、放热,所以酒精燃烧的过程不属于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中含有苯及苯的同系物,可以通过干馏得到

B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C含C18以上的烷烃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D石油含有C5~C11的烷烃,可通过分馏得到汽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煤经过干馏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后得到煤焦油等物质,而煤焦油是含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在170℃以下蒸馏出来的馏出物里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和其他苯的同系物等,所以煤中并不含有苯及苯的同系物,故A错误;

B.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故B正确;

C.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C5-C11烷烃的过程采用催化裂化的方法,故C正确;

D.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石油主要由液态烃构成,也溶有少量气态烃和固态烃.石油中肯定含有C5-C11的烷烃,因此通过石油炼厂的分馏就可以得到汽油、煤油等分馏产品,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煤、石油及其所得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和石油都是混合物,都只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B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D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都属于复杂的混合物,故A错误;

B.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因此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分馏为物理变化,而干馏为化学变化,故C错误;

D.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直馏汽油为饱和烃,可用溴水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简称CCT)的含义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下列措施不属于洁净煤技术的是(  )

A溶剂萃取脱硫法

B煤的气化(产物主要为CO和H2

C借助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使煤在氢压下裂解成小分子的烃类液体燃料

D煤的直接燃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洁净煤技术是指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洁净煤技术涉及四个领域: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但是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故不属于洁净煤技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通过煤的干馏、液化和气化,可获得洁净的燃料

C苯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其褪色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因汽油是烃的混合物,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植物油是油脂,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A错误;

B、煤的综合利用有:煤的干馏、液化和气化,都可获得洁净的燃料,故B正确;

C、苯只能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但能萃取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

D、石油裂解可以得到甲烷和乙烯,苯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化学-化学与技术]

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试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____________

(2)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图所示:

FeS2Fe2+Fe3+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______

(4)工业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是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n(O2)/n(NH3)}=______,实际生产要将γ值维护在1.7-2.2之间,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故答案为: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技术;

(2)第一步反应中反应物有FeS2、O2和H2O,生成物有Fe2+和SO4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7O2+2H2O=4H++2Fe2++4SO42-;Fe2+具有还原性,可被氧气氧化为Fe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故答案为:2FeS2+7O2+2H2O=4H++2Fe2++4SO42-;4Fe2++O2+4H+=4Fe3++2H2O;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故答案为: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

(4)由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可知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n(O2)/n(NH3)}==1.25,故答案为:1.25;

O2浓度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γ{n(O2)/n(NH3)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故答案为:O2浓度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γ{n(O2)/n(NH3)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解析

解:(1)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故答案为: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技术;

(2)第一步反应中反应物有FeS2、O2和H2O,生成物有Fe2+和SO4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7O2+2H2O=4H++2Fe2++4SO42-;Fe2+具有还原性,可被氧气氧化为Fe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故答案为:2FeS2+7O2+2H2O=4H++2Fe2++4SO42-;4Fe2++O2+4H+=4Fe3++2H2O;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故答案为: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

(4)由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可知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n(O2)/n(NH3)}==1.25,故答案为:1.25;

O2浓度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γ{n(O2)/n(NH3)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故答案为:O2浓度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γ{n(O2)/n(NH3)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90.8kJ

②2CH3OH(g)⇌CH3OCH3(g)+H2O(g)+23.5kJ

③CO(g)+H2O(g)⇌CO2(g)+H2(g)+41.3kJ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Q,其中Q=______kJ;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低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

(4)已知某温度下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到10min时恰好达平衡,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数值(单位相同)的大小:v(甲醇)______v(水)(填“>”、“<”或“=”).

反应开始时c(CH3OH)=______;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精确到0.01)

正确答案

C+H2OCO+H2

H2S+Na2CO3→NaHS+NaHCO3

246.4

c

1.64mol•L-1

0.16mol/L•min

1.86

解析

解:(1)碳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故答案为:C+H2OCO+H2

(2)H2S和H2CO3均是二元酸,它们都存在酸式盐NaHS和NaHCO3,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Na2CO3=NaHS+NaHCO3,故答案为:H2S+Na2CO3→NaHS+NaHCO3

(3)由盖斯定律可知,通过①×2+②+③可得所求反应方程式,则△H=-90.8kJ/mol×2-23.5kJ/mol-41.3kJ/mol=-246.4kJ/mol,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减少CO2的浓度或分离出二甲醚,由于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你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而增加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答案为:246.4;c;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将所给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1.86<40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解得x=0.2mol/L,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0.2mol/L×2=0.04mol/L,

起始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则起始时甲醇的浓度为0.44moL/L+0.6mol/L×2=1.64mol/L,平衡时c(CH3OH)=0.04mol/L,

则10min转化甲醇1.64moL/L-0.04moL/L=1.6mol/L,

所以甲醇的反应速率为v(CH3OH)==0.16 mol/(L•min),

故答案为:>;1.64 mol•L-1;0.16mol/L•min;1.8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武进区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资利用、能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以转化为清洁能

B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C利用生物方法脱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和光导纤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A正确;

B.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故B正确;

C.氮和磷是植物的营养元素,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C正确;

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单质,故D错误.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