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分开,这种试剂是(  )

ABaCl2溶液

BFeCl2溶液

CFeCl3溶液

DAlCl3溶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加入BaCl2溶液不能检验AgNO3和H2SO4,二者都生成沉淀,故A错误;

B.加入FeCl2溶液,不能检验KSCN和稀H2SO4,二者都无现象,故B错误;

C.加入FeCl3溶液,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KSCN溶液变为红色,稀H2SO4无现象,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可鉴别,故C正确;

D.加入AlCl3溶液,不能检验,检验KSCN和稀H2SO4,二者都无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实验内容: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

实验目的: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B实验内容: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

实验目的: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C实验内容: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目的:检验红砖中是否含有+3价铁

D实验内容: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生成甲酸钠,甲酸钠中含有醛基,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甲酸钠会和其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样甲醛存在与否不能确定,故A错误;

B、米汤中含有淀粉,而加碘盐中加的是碘酸钾,碘单质遇到淀粉能变蓝色,碘酸钾遇淀粉无现象,故B错误;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钾溶液会显示红色,故C正确;

D、银镜反应实验必须在碱性环境下才能发生,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需要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并提供碱性环境才能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

A生石灰  氯化钠

B碳酸钡  硝酸钾

C苏打    小苏打

D氯化钠  硝酸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而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无变化,能区分开,故A不选;

B、碳酸钡不溶于水,硝酸钾能溶于水,能区分开,故B不选;

C、苏打和小苏打都能溶于水,并且现象相同,所以水根本就区分不开.故C选;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很明显的降低,能区分开,故D不选.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制备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的仪器的原因是______

(2)写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在85℃~90℃,其原因是______,应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用这种方法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4)抽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5)如何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乙酸酐容易发生水解生成乙酸,故仪器应干燥防止乙酸酐水解,

故答案为:防止乙酸酐水解;

(2)由水杨酸、乙酸酐与阿司匹林的结构可知,水杨酸中酚羟基中H原子与乙酸酐中-OCCH3交换,同时生成CH3COOH,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为防止温度过高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控制温度在85℃~90℃,小于100℃,应使用水浴加热,所用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故答案为: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水浴加热;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4)用少量冰水洗涤方法是:关闭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冰水至浸没沉淀物,使冰水缓慢通过沉淀物,

故答案为:关闭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冰水至浸没沉淀物,使冰水缓慢通过沉淀物;

(5)水杨酸含有酚羟基,遇氯化铁溶液呈紫色,具体方案为:向水中加入少量产品,然后滴加FeCl3溶液,若有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有水杨酸;若无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不含水杨酸,

故答案为:向水中加入少量产品,然后滴加FeCl3溶液,若有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有水杨酸,若无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不含水杨酸.

解析

解:(1)乙酸酐容易发生水解生成乙酸,故仪器应干燥防止乙酸酐水解,

故答案为:防止乙酸酐水解;

(2)由水杨酸、乙酸酐与阿司匹林的结构可知,水杨酸中酚羟基中H原子与乙酸酐中-OCCH3交换,同时生成CH3COOH,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为防止温度过高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控制温度在85℃~90℃,小于100℃,应使用水浴加热,所用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故答案为: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水浴加热;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4)用少量冰水洗涤方法是:关闭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冰水至浸没沉淀物,使冰水缓慢通过沉淀物,

故答案为:关闭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冰水至浸没沉淀物,使冰水缓慢通过沉淀物;

(5)水杨酸含有酚羟基,遇氯化铁溶液呈紫色,具体方案为:向水中加入少量产品,然后滴加FeCl3溶液,若有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有水杨酸;若无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不含水杨酸,

故答案为:向水中加入少量产品,然后滴加FeCl3溶液,若有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有水杨酸,若无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不含水杨酸.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四个脱落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盛有盐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AgNO3溶液,为鉴别各个瓶中的试剂把它们分别编号为A、B、C、D并两两混合,其实验现象为:

A+B产生无色气体    B+C产生白色沉淀    A+D产生白色沉淀   A+C无明显变化

(1)由此推断各试剂瓶中的试剂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填化学式)

(2)A+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A+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HCl

Na2CO3

BaCl2

AgNO3

2H++CO32-=CO2↑+H2O

Ag++Cl-=AgCl↓

解析

解:(1)盐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都产生沉淀;盐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只产生气体;

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AgNO3溶液反应都产生白色沉淀;盐酸与BaCl2溶液不反应,

A+B→无色气体,则A、B应为盐酸与Na2CO3溶液中的物质,A+C→无明显现象,则A、C应为盐酸、BaCl2溶液中的物质,所以A为盐酸、B为Na2CO3溶液、C为BaCl2溶液,则D为AgNO3溶液,

故答案为:HCl;Na2CO3;BaCl2;AgNO3

(2)A为盐酸、B为Na2CO3溶液,二者反应生成NaCl、CO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A为盐酸、D为AgNO3溶液,二者反应生成AgCl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故答案为:2H++CO32-=CO2↑+H2O;Ag++Cl-=AgCl↓.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