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

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生成的产物相同,如:3CuS+8HNO3(稀)3Cu(NO32+3S↓+2NO↑+4H2O

3Cu2S+16HNO3(稀)6Cu(NO32+3S↓+4NO↑+8H2O,

A.产生的气体都为NO,不能区别,故A错误;

B.溶液的颜色都为蓝色,故B错误;

C.等质量的CuS和Cu2S分别在高温下灼烧都生成CuO和SO2,但质量变化不同,CuS灼烧后质量减小,Cu2S灼烧后残留固体质量不变,根据物质的质量可鉴别,故C正确;

D.灼烧后固体都为黑色的氧化铜,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之(简要地写出实验过程)

①只允许用一种试剂______②不用任何试剂______

(2)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可应用水来检验水和四氯化碳,故答案为:各取少量加水若互溶则为水,若不互溶则为四氯化碳;

②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并且密度比水大,和水混合后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在上层,不用任何试剂检验水和四氯化碳的方法是:取少量未知液A,缓缓加入未知液B,若B在上层,则B为水;若B在下层,则B为四氯化碳,故答案为:取少量未知液A,缓缓加入未知液B,若B在上层,则B为水;若B在下层,则B为四氯化碳;

(2)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采用蒸馏的方法:控制物质的沸点,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较低的,然后是沸点高的,故答案为:蒸馏.

解析

解:(1)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可应用水来检验水和四氯化碳,故答案为:各取少量加水若互溶则为水,若不互溶则为四氯化碳;

②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并且密度比水大,和水混合后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在上层,不用任何试剂检验水和四氯化碳的方法是:取少量未知液A,缓缓加入未知液B,若B在上层,则B为水;若B在下层,则B为四氯化碳,故答案为:取少量未知液A,缓缓加入未知液B,若B在上层,则B为水;若B在下层,则B为四氯化碳;

(2)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采用蒸馏的方法:控制物质的沸点,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较低的,然后是沸点高的,故答案为:蒸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己烯

C苯、甲苯、环己烷

D甲酸、乙醛、乙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乙醇、甲苯和硝基苯中,乙醇可以和水互溶、甲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轻、硝基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重,可以用水来鉴别,故不选A;

B、苯、苯酚和己烯可以选浓溴水,苯不和溴水反应、苯酚和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己烯和溴水加成使其褪色,可以鉴别,故不选B;

C、苯、甲苯和环己烷三者性质相似,不能鉴别,选C;

D、甲酸、乙醛、乙酸可选新制氢氧化铜,甲酸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醛不能溶解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酸只能溶解氢氧化铜,可以鉴别,故不选D.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洛阳期末)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往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B往某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SiO32-

C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紫色,则原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钾盐

D往某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l-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能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Ag+、SO42-、SO32-、CO32-,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故A错误;

B.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Ca2+、Ba2+、SiO32-等,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iO32-,故B错误;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紫色,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钾盐,也可能是KOH,故C错误;

D.硝酸能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所以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氯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小刚、小军、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三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Ⅰ.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可肯定猜想______(填序号)是错误的.

(2)小军又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结合小刚的实验,认为猜想③是正确的.小红却认为小军的所得结论不确切,因为______

(3)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③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______

Ⅲ.但只要对上述的探究稍加改进,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则小刚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

溶液中存在Na2CO3也会使酚酞变红

CaCO3

搅拌

漏斗

Na2CO3与Ca(OH)2反应后也有NaOH生成,因此这个方案不能证明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OH

将滴加澄清石灰水改为过量的CaCl2(或Ba(NO32或Ca(NO32或BaCl2)即可

解析

解:Ⅰ.因为氢氧化钠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所以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NaOH、还可能是Na2CO3、还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Ⅱ.(1)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可能成分中,只有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推知一定含有碳酸钠,故答案为:碳酸钠;①;

(2)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可能成分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可能是显碱性的氢氧化钠以及因水解显碱性的碳酸钠,故答案为:溶液中存在Na2CO3也会使酚酞变红;

(3)①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CaCO3

②在操作1固体的溶解中,要用到玻璃棒,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溶解中用到的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搅拌;漏斗;

③Na2CO3与Ca(OH)2反应会生成NaOH和碳酸钙,此时的氢氧化钠会产生干扰作用,故答案为:Na2CO3与Ca(OH)2反应后也有NaOH生成,因此这个方案不能证明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OH;

III.Na2CO3与CaCl2(或Ba(NO32或Ca(NO32或BaCl2)反应会生成NaCl(硝酸钠)和碳酸钙,此时不会生成具有干扰作用的氢氧化钠,故答案为:将滴加澄清石灰水改为过量的CaCl2(或Ba(NO32或Ca(NO32或BaCl2)即可.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