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随着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三大基地都跃跃欲试,试图以自己的特色、实力来承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你认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要求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流向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地方;中国有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走出去”能力逐步加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2)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用于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通过引进外资加大对本国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此题较为灵活,对考生的时政解读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提醒考生在掌握好课本内容的同时,要注意对相关时政观点的积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正确答案

①社会化大生产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日益融合。

②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③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为中国提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就业机会以及广阔的投资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

题目可以转化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对世界的影响,切莫离开课本泛泛而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5年我国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进出口贸易顺差10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

辨题:贸易顺差越大越好,贸易逆差越小越好。

正确答案

(1)这一说法是不全面的。贸易顺差通常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上处于有利地位,它表明在世界竞争中该国商品处于优势地位。

(2)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实行出口导向政策,不断扩大出口,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有利于推动和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贸易顺差过大,将会限制一国通过进口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从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差

本题考查了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相关知识。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2011年一季度,中国六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贸易顺差越大越好,贸易逆差越小越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共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它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双向互动、竞争开放的合作平台,它使双方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发挥,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中国以占世界上8%的贸易份额,承受了世界35%的反倾销措施,比例严重失调。200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总计达55个案件,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总计有46个案件。两个地区加起来全年对华反倾销案件共有101个。有关企业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中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同类企业恶性竞争严重,没按国际贸易规则办事,也给国外反倾销以口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必要性。(10分)

(2)材料二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哪些启示?(10分)

正确答案

(1)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3分)。

②是 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面对的是世界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3分)。

③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引进当代世界先进技术,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可以促进企业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4分)

(2)①国家应整顿和规范我国出口秩序,企业在竞争中要自觉遵守国际贸易规则。(2分)

②要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改变低价竞争策略,提升我国出口产品核心技术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誉。(3分)

③要不断根据国际市场需要,调整经济结构,减少重复建设。(3分)

④要不断提高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的能力与水平,积极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我国企 业的利益。(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我国在更大更广的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     ]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引进来”。

[     ]

正确答案

×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金融危机,近日全球多国同时采取降息等措施。部分国家(地区)一年期降息情况如下:

注:2008年10月8日, 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同时降低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宣布即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1)全球央行的联合举措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面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新举措,有人认为:只要降息、取消利息税,就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对此作简要评析。

正确答案

(1)①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依存度进一步增加,各国加强合作应对金融危机。

②世界各国重视对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2)①现阶段,国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②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在运用经济手段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律手段,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③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1)问央行的联合举措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强,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风险全球化。第(2)问考生应注意联想相关知识:利息税属财政政策的内容、亦属国家宏观调控及其中的经济手段,那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市场的基础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其他手段自然得出,同理,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应联想到科学发展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班必做)(8分)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身份的限制,中国企业不断受到反倾销诉讼与调查的困扰。我国去年全年遭遇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10起,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今年形势更加不乐观,15个国家对中国发起60起“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定产品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高达82.76亿美元,明显多于去年全年的涉案金额。面对反倾销调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放弃诉讼。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请你给中国涉案企业提几条可行性建议。(6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应对欧盟对中国皮鞋再次进行“日落复审”企图延长反倾销时限的做法,中国已有60家鞋企积极应诉,创欧盟反倾销复审调查应诉企业数量之最。这说明面对国际上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我国企业首先应

正确答案

D

本题考查反倾销的知识。A表述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不可能退出传统市场;B C正确,但不是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首先的措施;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政府积极部署,采取应对措施,并坚持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请简要回答:

(1)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具有全球化的特征,请简要回答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2)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当前我国如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正确答案

(1)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4分)

(2)①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2分)

②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积极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材料一:2008年7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礼幌出席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发展中五国领导人集体会晤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利益相关、命运与共。

材料二:有关人士认为: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由大国强国主导的,是为主导国寻求财富和资源,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服务的。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被动的,经济全球化是猛虎,不是温顺的羔羊。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济全球化主要有哪些表现

(2)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猛虎,不是温顺的羔羊”

正确答案

(1)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4分)

(2)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2分)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级分化更加严重。(2分)②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一国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2分),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分)

本题主要考察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点。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①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有      全球化、       全球化和   的全球化。

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什么?                      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③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是  国家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既有   作用也有    影响。

④我们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抓住   ,积极   ,趋      ,防范   ,迎接   

正确答案

①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有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

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什么?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③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是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④我们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2006年11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会议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以下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今后3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3到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必要性。(3分)

材料二 几内亚比绍总理戈梅斯就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非洲要避免被边缘化,就应该认真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

(2)根据当前形势你分析一下中国和非洲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8分)

正确答案

⑴①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将有利于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有利于双方经济优势互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③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中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将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每点1分,共3分)

⑵①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②坚持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利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知识点。第⑴问回答要从两个方面,一要强调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二是强调这是对双方的互利之举,重点回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第⑵问首先要明确,中国与非洲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有相同之处。然后依据教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回答。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