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抖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说明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的大致特点。(1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2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2分)

(4)上世纪末,我国渔业资源的产量下降,请提出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4分)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阳光充足,浮游生物多;陆上径流带来营养物质;

(3)③  初级生产力高

(4)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海洋污染;设立每年的渔获配额;限制可捕鱼类的大小。(任选4点)

本题考查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等值线判断。(1)可直接根据图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分布判断。(2)E处位于长江口,主要从径流和水深的方面分析。(3)直接根据图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等值线分布判断。(4)渔业资源的保护主要从提高海洋意识,防止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等多海洋渔业资源的破坏和加强保护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试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 分析图中杭州湾地区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原因。(3分)

(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6分)

正确答案

(1)海岸曲折、陡峻;多岬湾。

(2)日地月三者最接近同一平面;喇叭状河口;河流方向和潮流方向相反;径流量大。  

(3)如表

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基岩海岸的特点是海岸线曲折,水深湾大,岬湾相间,多天然良港。(2)钱塘潮最为壮观时期,主要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和引起的天体引力大小,还要受到风力、地形等因素影响分析。(3)应理解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再结合舟山群岛海域实际开发利用情况填表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四种海岸类型景观图,回答问题(10分):

(1)A海岸类型是           ,开发利用主要方式是                  

B海岸为砂质海岸,主要特点是             ,开发利用主要方式                 

(2)C海岸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3)盐城沿海分布有江苏最多的      海岸(填字母),主要利用方式是            

海蓬子是生长在海滩、盐碱滩涂沙地,有梗无叶的绿色植物,生长期约220天,其中有50~60天可以保持青嫩鲜绿芽茎。读图,完成题。

(4)图示M、N分别代表          (      )

A.烹饪、油脂                          B.粉碎、油饼粕

C.制衣厂、油脂                        D.纸板厂、油饼粕

(5)该植物适合在我国推广种植的地区是     (     )

A.浙江         B.江苏              C.上海              D.广东

正确答案

(1)基岩海岸  开发港口(或发展旅游)

坡缓水清    开辟为海滨浴场

(2)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湿地;海洋防灾减灾(如抵抗海浪侵蚀);(答2 点)

(3)D   滩涂养殖(或发展生态旅游、建成盐田)

(4)D    

(5)B

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反映,A图示表示基岩海岸,由于水深,故利于港口建设。沙质海岸反映泥沙沉积,故水浅且海浪较缓,利于发展海滨浴场等旅游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发。(2)图示C表示红树林海岸,物种多样,既利于减缓海岸侵蚀,防御台风和海风,也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3)我国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多为泥质海岸,故沿海多滩涂。滩涂可发展海洋养殖业或生态旅游。(4)植物的杆可发展造纸厂,产品销往市场;榨油厂的废料提供为养殖场的主要是油饼粕。(5)“海蓬子是生长在海滩、盐碱滩涂沙地,有梗无叶的绿色植物,生长期约220天”,故适宜发展于我国长江口以北的海滩、盐碱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的海岸景观的主要分布,并结合其特征分析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注意比较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2年海南成立三沙市。为加强我国海洋开发,国家海洋局提出了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的统筹构想,将我国大陆、海洋和港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下左图为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研究范围图。

材料二 我国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海陆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方针,海洋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领域。下右图为2012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构成图。

(1)“新东部”经济区划中南部的沿海县,在夏秋季节有可能受到        (海洋灾害)的影响,该海洋灾害主要由           (天气系统)引发。加强对该海洋灾害的监测与预报,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3分)

(2)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3分)

(3)我国建立“新东部”经济区划的原因主要有                                    。(4分)

正确答案

(1)风暴潮;台风(低压或气旋);遥感技术(RS)(3分)

(2) 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例低;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比例偏低;总体结构不平衡。(3分)

(3) 利用东部和港澳台的资金、技术,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开发;东部地区可以便利地获得丰富的海洋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扼东亚、东南亚海上交通要道,有利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保卫我国海洋权益。(任答4点得4分)

(1)“沿海县”、“夏秋季节”和“海洋灾害”是该题目的关键词,不难判断出该海洋灾害为在夏秋季节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对风暴潮的监测需要借助遥感技术(RS)。(2)要注意的是海洋产业结构特征,要从三大产业的比例总体分析,而不可以只是简单的行业堆积描述。(3)建立“新东部”经济区划的原因要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外交强化和权益保护等角度综合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盐度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b海区盐度比a海区盐度    ,主要原因是            。(3分)

(2)b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是因为           。(2分)

(3)d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是因为              。(2分)

(4)a、b、c、d四个海区的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1分)

(5)图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位置在   处海区附近,名称是     . (2分)

正确答案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高  (1分)a海区有亚马孙河注入大量淡水(1分);b海区无河流注入,离陆地远。(1分)

(2)

2分

b海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富,(1分)c海区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蒸发量大。(1分)

(3)

2分

d海区有寒流经过,(1分)且可能受陆地径流影响(1分)

(4)

1分

c>b>d>a(1分)

(5)

2分

d  (1分)秘鲁渔场(1分)

本题考查海洋地理。

(1)赤道附近地区,有河流水注入,则盐度较低;

(2)b位于赤道海区,而c位于副热带海区,故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异是造成两地盐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3)d位于沿海,由于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盐度较低;

(4)读图等盐度线的分布分析:c>b>d>a;

(5)d位于南美洲西部海洋,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秘鲁渔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图1是2006年至2011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海洋经济示意图,下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据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思想,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72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1)根据图1简述2006年—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4分)

(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上风电已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的重点领域。说明图2中甲地和舟山加大风能开发和利用的原因,并分别指出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6分)

正确答案

(1)先下降(1分),后上升(1分)。

先下降原因: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国内GDP增长快(1分);

后上升原因: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1分)

(2)地理位置优越(1分),海域广阔,海岸线长(1分);多深水良港(1分);国家政策支持(1分)

(3)原因:两地风能资源丰富(1分);矿产资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1分);风能是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1分);技术进步加快风能开发(1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甲地:冬季(冬春)(1分)   舟山:夏季(夏秋)(1分)

根据图中曲线图的变化分析特点;原因从浙江经济发展速度,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2)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海域面积,港口交通,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3)甲地和舟山加大风能开发和利用的原因从该地能源短缺,该地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根据各地风力强劲的季节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 震源深度约24公堂。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又导致核泄漏,由地震引发的灾难还在进一步扩大。读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BC的剖面最接近图中的           (①、②、③)。

(2)A处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资源是          ,形成的原因是                    

(3)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洋流对其所起的作用是,它将随日本暖流、              (洋流)漂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4)简述防范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

正确答案

(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或相互碰撞处(1分)  ②(1分)

(2)渔业资源(1分)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1分)   

(3)一方面扩大污染的范围,另一方面加快海水的净化。(2分)北太平洋暖流(1分)

(4)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答对3点得3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日本北海道附近,因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处,在海洋中有海沟形成,大陆板块被撞破,形成一系列岛弧链,因此BC间剖面应为②。洋流可以加快污染区海水的净化,但扩大污染的范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将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飘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

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学考察任务凯旋青岛。下图为“大洋一号”科学考察第22次环球科考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比较分析图中①②⑤⑥海域中表层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并简述理由。(9分)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⑤⑥海域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海区,并分析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9分)⑤最高  ②最低 (3分)

⑤—— 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大于降水,沿岸有暖流经过,盐度高(3分)

②——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大大超过其蒸发量,又有亚马孙河大量的淡水注入,盐度较低(3分)

(2)(6分)   ④(3分)  沿岸有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生,饵料充足(3分)

本题考查海洋地理。

(1)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一是纬度,由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两边递减;原因是由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盐度高;而赤道地区盐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终年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较低。中高纬度盐度低,原因是由于所在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二是洋流影响,暖流流经则增温增湿,盐度上升,寒流经过降温减湿,盐度减低;三是河流水注入则盐度低。

(2)应用秘鲁渔场的成因原理类推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海洋地理】

读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A、B两处海水盐度较高的是           ,原因是           。(2分)

⑵我国从P国进口优质铁矿过程中,主要利用了海洋       资源。(2分)

⑶Q处某岛国即将被海水淹没,这里的海域将属于       ,海底将成为       ,均为全人类共享财产。(2分)

⑷简要分析D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大盐场的自然原因。(4分)

B【环境保护】

读“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对应的要素分别是(填数码代号):

A              B              C              D           

(备选答案:①土壤 ②食品 ③水体 ④大气)

(2)图中的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划分可分为大气污染、_______污染和______污染等。

(3)治理土壤污染,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各种__________,其次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_____________能力。

(4)图中固体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城市垃圾。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应坚持“       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的处理方法是       法。

正确答案

A(10分)⑴A   A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2分) 

⑵空间(2分)

⑶公海  国际海底区域 (2分)

⑷地形崎岖,缺乏大面积泥质海滩;降水丰富,阴雨天多,不利于海水蒸发(4分)

B(10分)(1)④①③②(4分)

(2)水体 土壤 (2分)

(3)土壤污染源 容纳 净化(2分)

(4)资源 填埋(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分)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人类的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完成下列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日益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下图为 2008-201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图。(注:海洋第一产业指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

说出2008年到201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变化及产业构成特点,并简述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海洋生产总值逐年上升;(2分)海洋第一产业比重小,二、三产业比重大(或以二、三产业为主)。(2分)

国家政策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持;(2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海洋第二、三产业的需求增大。(2分)

试题分析:

(2)图中2008年到2012年代表产值的柱子是增高的,说明海洋生产总值变化是逐年上升的。看图中海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得出产业构成特点是海洋第一产业比重小,二、三产业比重大。海洋生产总值逐年上升是因为国家政策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持和科技的进步,二、三产业比重大是由于市场对海洋第二、三产业的需求增大,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台湾海岸类型及西部海岸的潮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距台湾岛约15海里,位于我国台湾岛的领海基线以内,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这里属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大陆旅游团前往图中乙、丙、丁三地活动,如果你是组织者,请你为旅游团安排适当活动。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在海洋能开发中,潮汐能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简述A地修建潮汐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台风影响,台湾东部沿海夏秋季节风暴潮频发。请简述风暴潮可能造成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内水(海)

(2)开展海水浴、冲浪、潜水、垂钓等康体娱乐活动登高望海、欣赏日出月升、领略海上奇观观赏海洋生物,开展科考探险和生态旅游

(3)A地位于潮差大、封闭性好的河口处,有利于潮汐发电。

(4)风暴潮往往来势猛,强度大,破坏性大,容易冲垮堤防,淹没农田和城镇,摧毁港口和盐场,破坏海岸工程设施,危害海上油田安全,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带来巨大损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地理】下左图为“加勒比海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北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与北海相比,加勒比海海水性质特点是                                   ,

成因有                                                                    。

(2)两海域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有             、           、            等。

(3)开发两海域资源均需应对的海洋灾害是          ;引发该灾害的天气系统分别是:北海:          ;加勒比海:          

正确答案

(1)温度和盐度较高(2分)    太阳辐射强;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2分)

(2)空间资源 海底油气资源   旅游资源(3分)

(3)风暴潮(1分)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2分)

试题分析:

(1)从地图上经纬网位置可以看出,加勒比海位置回归线附近,太阳辐射强烈,海水温度升高,蒸发量大,盐度比较高。而北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多,温度低盐度低。

(2)海洋资源按照资源的属性分类,可分为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空间资源和化学资源。两海域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有空间资源、海底油气资源、旅游资源。

(3)加勒比海在北大西洋,位于南美大陆、中美地峡和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之间,受洋面热带气旋影响,凡是有热带气旋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热 带风暴潮发生。温带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纬度地区的一种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 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影响到欧洲北海沿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1.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去年增长7.0%。为了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在新能源开发过程中,有专家建议我国应积极开展利用藻类提取植物油代替石油的绿色能源的研究。简述我国拥有哪些有利于藻类培植的水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地风能资源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从自然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说明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48.我国有四大边缘海,海域面积广阔;有很多的河流、湖泊,内陆水域面积较大;此外,我国还有众多的池塘和沼泽地,这些都适合藻类的培植

49.差异:甲地接近冬季风的源地,且植被稀疏,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乙地离冬季风的源地远,且地形为盆地,受四周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弱,风能资源贫乏。不利因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50.河口为三角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北极地区石油储量丰富,占全球未开采石油的13%到30%,图为“北极地区可能的石油储量及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分)

(1)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__边界,地壳活跃,所以______(能源资源)丰富。(3分)

(2)北极地区石油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在北冰洋利益角逐中,__________(填国家名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该国开发利用北冰洋资源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5分)

(4)北冰洋石油资源开发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

第(1)题,冰岛位于大西洋,两侧分属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冰岛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地热资源丰富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北极地区的争夺主要是为了资源和交通。第(2)题,根据“北极地区可能的石油储量及分布示意图”结合图例,可推知北极地区石油资源储量大、分布广,从海陆分布可看出主要分布在大陆沿岸(或大陆架)。

第(3)题,从地图看俄罗斯基本环北冰洋一半,所以在北冰洋利益角逐中俄罗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应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其开发的区位条件。

第(4)题,北冰洋石油可能会从深海勘探阶段进入到开发利用的领域。北冰洋目前仍是一个纯净的自然环境,油气的开发必然带来污染和生态破坏。

点评:本题以“北极地区可能的石油储量及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世界板块构造及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问题。主要锻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全球变暖及资源紧张必将导致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与争夺这将导致北极地区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选修2——海洋地理】

赤潮又称红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地增殖造成的。2010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68次,累计面积约13.738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0.02亿元,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及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简述防治赤潮的措施。(9分)

正确答案

(1)东海 东海的海岸线较长,沿岸的工业较发达,入海的废水、污水较多,尤其是浙江、福建等沿海,水温适宜赤潮藻繁殖。(6分)

(2)加强监测预报;加强管理,切实控制沿海地区废水废物的入海量,特别要控制氮、磷和其他有机物的排放量,避免海区的富营养化;采取相应的生物、化学等措施进行治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海洋地理。

(1)图示反映东海的赤潮发生次数最多。赤潮发生的原因主要从含N、P等营养物质的污水的排放和水温等方面分析。

(2)防治赤潮的措施主要从减少沿海地区污水的排放和加强治理、加强环境管理等方面分析。

下一知识点 :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海洋开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